两河口:在这里确定了红军北上战略
7月26日,四川阿坝州小金县,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红军后人廖家英为记者讲述爷爷廖忠文的故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孔斯琪/摄
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召开过许多重要的会议,但有两次会议非常重要,一次是确立并巩固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实际主要领导地位的遵义会议;另外一次,就是确定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战略行动方针的“两河口会议”。
两河口镇在四川省小金县最北端,距县城70多公里,因位于两条河的交汇处而得名。两河口地处交通要道,是小金通往马尔康的必经之地。据传,乾隆出兵金川时曾在此屯兵。当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这里的一座关帝庙里召开,史称“两河口会议”。
党史对此次会议是这样描述的: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统一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战略方针。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强调坚持北上和党对红军的领导。会议否定了张国焘错误主张,明确提出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
小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学贵说,两河口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决定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后的战略问题。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会师后改称红一方面军)突破敌军的围追堵截,翻越夹金山,在小金县达维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但会师前后,在四方面军工作的张国焘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同中央存在分歧。中央认为两个方面军的会师为开创红军和革命发展新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目前应当先夺取松潘、平武,消灭胡宗南部”。张国焘则主张南下,向川康发展。
为统一战略思想,中央政治局决定1935年6月26日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会议地点选在了两河口的关帝庙,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以及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林伯渠、李富春共16人。
1935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
王学贵说,川西北多为雪山草地,人口少、粮食短缺、地理环境相对恶劣,受种种因素限制,建立根据地并不适合,因此寻找一个更巩固、更广大的根据地,也成为会议的核心。“两河口会议确立的北上建立以甘南为中心的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为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深入发展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方面。因而,两河口会议意义重大。”
1936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在两河口召开常委会议。同日,中央军委制定、下达了以“夺取甘南,赤化川陕甘”为目的的《松潘战役计划》,将一、四方面军分编为左、中、右三路,分别北进。
本报四川小金县7月3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 朱洪园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