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培养,急需加大投入!”前不久,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小组讨论会上,技能人才培养的话题激起一阵讨论的“小高潮”,多位委员发出如是呼吁。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工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缺口近1000万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其中,技师学院434所,在校生322万人,就业率达到97.4%,骨干院校就业率达到100%。可见,即使技工院校在校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缺口大的问题。针对“技工荒”,人社部专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问题是高等教育存在重本科、轻职教,学术“腿长”、技能“腿短”的“跛足”现象。特别是就业平台对高学历过度崇拜,导致一些学子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逃离职业教育,每年开学之初,有的职业院校甚至会出现“退学潮”。再者,在经济发展转型的今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了更高的就业门槛,如有的用人单位就明确规定:本科以下学历者免谈。
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重视和支持职业和技工教育,是解决技能人才缺失、弘扬“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化解“技工荒”,需从教育源头下功夫。笔者呼吁:尽早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就是现行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实现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两者并重,协调发展。学生在高中阶段,即16岁就可以选择未来发展的模式。
事实上,一些职业院校是专门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员工的,虽然毕业生在学历上低了一点,却拥有一技之长,属于实用型人才。从这方面来说,技能型人才应该和学术型人才一样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