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七旬老太
手编虾笼50年
73岁的袁群第:编虾笼“从前为生计,现在为情怀”
①73岁的袁群第老人巧手编织虾笼。
②编虾笼是个细致活。
③精巧的虾笼。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 通讯员周雪平
“放点虾饵进去,就能把虾困在里面出不来!”曾经的民间“神器”——虾笼,如今不少年轻人可能比较陌生,但寮步镇塘唇村73岁的袁群第却一编就是50年,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老人说,编虾笼“从前为生计,现在是为情怀”。现在她的一家子常常分工合作做虾笼,基本上家人都是手编“达人”了。
“一拿竹篾就知道好不好”
春天多雨,空气相对湿润,正是一年当中竹子柔韧度最好的时候。73岁的袁群第与老伴梁伯又开始忙碌起来。先是梁伯到自家种的小竹林里砍竹子,一一拉回家中,然后袁群第用熟练的手法将竹子开成厚薄均匀的竹篾。
“太干燥了容易折断,也容易伤手。”袁群第一边开篾一边轻松地跟记者聊着。袁群第说,竹篾要大小均匀,编出来的虾笼才美观,厚薄程度也很关键,太厚了不好编,弯曲时容易起竹丝划伤手,而太薄了又很容易折断,“这些全凭手感,一拿竹篾就知道好不好。”袁群第说。
袁群第直言,做虾笼是个细致手工活,一点都马虎不得,比如手编笼盖,除了竹片一端要削尖容易插进去外,每片竹篾都要削得光滑才行,这样才不容易划破手指。
据袁群第回忆,她1969年结婚到夫家就开始学习编织虾笼贴补家用。“一开始才几毛钱一个,10个虾笼一捆就卖几块钱”,但同样有着劳累后的收获与满足。曾经的艰苦岁月也磨炼了夫妻俩吃苦耐劳的品格,他们也靠这门手艺养大了三个孩子。
“做了几十年了,习惯啦”
据了解,虾笼编织这一手艺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及开来的,曾是不少家庭的赚钱之道。袁群第回忆称,原来村里的妇女总是聚集在长巷口一起编织虾笼,不过现在需求大不如前,即便老一辈也越来越少人编虾笼了。
采访期间,老人的大女儿阿玲恰好回家看望他们,一聊起手编虾笼,她很快便打开了“话匣子”。阿玲以略带感慨的口吻说,她和两个弟弟从小就学这门手艺,“大约6岁开始学习,10多岁时已可踩着自行车带着虾笼到集市去卖了。”
每天放学回家就要手编虾笼,这曾一度让阿玲觉得委屈难过。“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小孩都可以去玩,而作为小孩子的我常常很羡慕。”阿玲说,虽然小时候觉得不理解,但慢慢长大懂事后,也深切感受到身为父母的不易,自然就不会再抱怨。
随着社会发展,如今自己到河里放置虾笼捕河虾的人越来越少了,来买虾笼的人也愈来愈少。为此,儿女们都劝老人不要做了,但是老人就是闲不住。“做了几十年了,习惯啦,不做反而不习惯!”袁群第一再坚称,做了总会有人要。
因为劝不动老人又怕老人辛苦,每次回来看望老人的时候,三个子女总是帮着妈妈手编虾笼。在一定程度上对老人而言,编虾笼原来是为了生计,现在却是一种情怀和习惯。
全家常聚在一起编虾笼
阿玲一面和妈妈轻松闲聊,一面开始手脚麻利地编起虾笼。她将竹篾紧紧缠绕在一个小竹圈上,直到锁成一个小竹梗,里面放上一个陈年的虾笼模子。然后竹篾横竖交叉,上两根、下两根交叉缠绕,前后仅10多分钟便编织30余圈,一个虾笼雏形便跃然手上。
“尽管现在需要虾笼的人少了,但这个手艺能传承下去,心里感觉很幸福。 ”
整个编织过程中,阿玲几乎不用看着竹篾,双手异常灵活,像在竹篾上弹钢琴似的。做好的虾笼雏形,还要放到旁边水桶里浸泡几分钟,最后才交给母亲收口。“剩下就是将虾笼口盘好了,这个我做得总是不够好,一般都是我妈来最后收尾。”阿玲说,她和两个弟弟比较擅长编织,但是砍竹子、开竹篾、盘口等细致活儿,则没有父母做得那么好。
现在只要有空,三个子女以及孙辈时常会回到老屋,看望老人并陪着老人一起手编虾笼。袁群第欣慰地说,如今孙辈的孩子对竹编虾笼也很感兴趣,一来就会缠着她编织虾笼。“尽管现在需要虾笼的人少了,但这个手艺能传承下去,心里感觉很幸福。”袁群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