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发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相成/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记者吴晓薇 韩肖)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对于多个酱油品牌在抽检中存在不合格,并引发公众对酱油产品不信任等情况,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表示,酱油产品的营销宣传应当实事求是、有据可循,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行业组织应加强自律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做好行业规则的守护者。消费者组织开展比较试验也应坚持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
“打酱油”真相引发争议
10月12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该报告称其购买的120个酱油样品经过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29个样品存在不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情况。报告发布之后,媒体与网站纷纷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再度引起消费者对中国酱油类产品的“信任危机”。
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共监测到相关纸媒报道548条,新闻网站文章8143篇,移动端文章数 5858篇,微信公众号文章3.2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2.4万余条,论坛发帖1048条。
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从2018年10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起,就引起不小的舆论关注。
从事件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江苏、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专家解读: 产品宣传要实事求是、有据可循
钟凯表示,酱油历史悠久,是中国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本次事件中,部分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涉嫌虚标,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氨基酸态氮≥0.4g/100mL),应予以重视。
钟凯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减盐酱油、铁强化酱油、儿童酱油等诸多产品,目前国际上及我国并没有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儿童酱油的营销宣传无科学依据。其营销宣传应当实事求是、有据可循,不应成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
他同时指出,消费者组织开展比较试验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消费信息,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此次比较试验在试验设计、结果判定、结果发布等方面存在报告发布时相关产品早已过期,无法追溯和复检;部分结果判定依据并非现行国家标准;结果发布未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等问题。
钟凯建议,社会监督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有益补充,但如果偏离科学轨道,不仅会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抹杀政府各部门的监管努力,也无益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最终还将伤害每一个普通消费者。建议开展社会监督时充分听取专业意见,审慎开展调研、检测和评价,全面客观地解读监督结果,并及时对舆论误读进行纠偏。
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自律建设,主动清除行业内的害群之马,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做好行业规则的守护者。而有关媒体多听取专业界的意见,避免偏听偏信一方声音。此外,希望媒体加强与专业界的交流,积极参与食品科学的传播,帮助消费者从更多角度了解食品和食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