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Prada基金会的支持下,Prada将在上海百年宅邸Prada荣宅举办由艺术家Goshka Macuga策划的展览“我曾为何物?”(What Was I?) 。展览将于2019年3月23日开幕,展至6月2日。荣宅是上海1918年建造的历史名邸,由Prada修缮并于2017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
“我曾为何物?”是一次万花筒之旅,发生在因技术过度发展而导致人类崩溃的“后人类世”时代。这次意外之旅的主人公是一个由Macuga设计、并由A Lab在日本制作的机器人,2016年曾在Prada基金会米兰展馆的展览中展出。机器人背诵/排练着从众多重要演讲中摘录的独白,声称自己是人类演讲的存储库。在这个未来风格的场景中,人类视角已经不再重要,机器人成为Prada荣宅的唯一居住者,亦是住宅中的独立存在。“我曾为何物?”这个关键而又戏剧化的问题,来源于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818年所著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科学怪人的独白,作为机器人演讲的结束语,亦呼应了Macuga的霓虹作品和其新展览的主题。
在Macuga虚构的后世界末日的宇宙中,机器人占据了这座历史建筑的房间,展示着他的私人艺术收藏和物品:26件从Prada藏品中精选的艺术作品,包括1958年至1993年间数件意大利艺术杰作,以及Macuga近期的三件“离散模型”系列拼贴作品。
德国零派、意大利与法国的程序艺术和动态艺术运动艺术家——如Jan Schoonhoven、Luis Tomasello、Grazia Varisco和Nanda Vigo等人的一系列作品,探索了计算机图案和几何形状的复杂性,并自创了一套形式自由的字母表。机器人被一系列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围绕:Enrico Castellani和Piero Manzoni试图实现一种零图画语言;Alberto Burri、Lucio Fontana、Francesco Lo Savio、Salvatore Scarpitta、Turi Simeti和Giuseppe Uncini的作品见证了画布的物理性和象征性的极限如何被突破。Walter De Maria和Llyn Foulkes两幅不同寻常的肖像画提醒人们关注身体及其缺失,而Vincenzo Agnetti的一幅画作则唤起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意识。
Richard Artschwager、Peter Fischli & David Weiss、Mario Merz、Salvatore Scarpitta和Rachel Whiteread等创作的一系列装置艺术作品和小型雕塑,结合了日常之物和功能性元素,暗示了一种后人类日常生活的可能。
与此同时,这些作品塑造了一种家庭环境和私密住所,机器人得以在此创造自己未来的“存在”。
在展览期间,每周两场的书法家现场表演将与机器人的演讲同时进行,通过将英文翻译成中文,为机器人的独白带来不同诠释。(车柯蒙)
【1】【2】【3】【4】【5】【6】【7】![]() |
艾普奖|庄子峰荣获2 ITALIAN MODERN 设计,重塑生活的一种方式。 以独特、…
潜心打磨缔造唯一 劳斯莱 Bespoke高级定制的幻影长轴距车型——幻影“…
三星Neo QLED 8K电视,和这 在2021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三星在“First Look”…
三星电视:做时代的引领者 家电圈近期最值得期待的看点非三星电视莫属,除了一系列科技大片即视感的VLO…
影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立荣 2019年度商界青年领军者获奖人——爱库存联合创始人冷静女士为孙立颁奖....…
共绘XR文旅蓝图,影创科技 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意味着双方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影创科技与江西旅游…
南昌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熊冬 调研组一行在体验 5G+MR 全息智慧教室后对其丰富、直观、立体的教学形式表示赞许…
《少年三国志2》共筑军团 今天要给少年们介绍的就是中的军团玩法,快点跟紧队伍,不要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