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三女生遭遇车祸 致脊椎爆裂性骨折 进行为期一周的艰难训练
重伤女生病床上完成论文答辩
程艳芳是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制教育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个多月前,她到河南开封参加面试,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四肢无法活动。由于论文答辩日期即将到来,程艳芳不愿意推迟毕业时间。
身受重伤的程艳芳,能否和同届的同学们一起毕业呢?
心愿
遭遇严重车祸脊椎骨折
“她一心想着答辩”
昨天,一则“研三女生遇车祸重伤住院,导师为其组织病房答辩”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的主人公是原本应在今年5月准时参加华东政法大学2019届硕士论文答辩的研三学生程艳芳。
程艳芳的弟弟程浩4日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4月20日,姐姐在老家河南应聘工作的途中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
当时雨势较大,出租车司机驾驶速度过快,一个转弯过后,出租车不受控制撞到了树上。
程艳芳伤势最重,虽然体内的玻璃碎片顺利取出,但由于车祸造成了严重的脊椎爆裂性骨折。脱离生命危险后,胸部以下依然无法动弹。
醒来后,程艳芳先是问事发时同行伙伴的情况,紧接着开始担心自己的论文答辩。彼时,程艳芳的论文已经定稿,并且送出盲审,就剩答辩最后一关。
4月21日,程艳芳请弟弟给学校辅导员老师夏梦颖打去了电话。
夏梦颖回忆道,“他说姐姐出了车祸,很担心自己因为不能参加答辩毕不了业。程艳芳自己还抢过电话,表达了希望参加答辩的心愿。她的身体还很虚弱,但听得出心情迫切,最后还哭了起来。”
“她家中经济情况并不好,在学校申请了补助,还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平时工作特别积极。”夏梦颖说,学校和家人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多次劝其先以治疗为重。但是程艳芳坚持希望如期参加答辩,早些毕业工作,赚钱养家。
程浩回忆,姐姐出事后不仅身体器官受到严重创伤,胸部以下无法动弹,甚至连自主呼吸都很困难。
除此之外,程艳芳还要忍受并发症所带来的高烧,经常是39度、40度左右。“姐姐在清醒的时候总会提到她的论文,还曾经提出希望回上海参加毕业答辩,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程浩说。
行动
学校同意举行答辩会
“她眼睛都亮了”
程艳芳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与传播专业,该专业导师组组长林凌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她通过家人表达了希望参加答辩的心愿。我很为难,一方面确实希望她以身体为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校方的拒绝伤害到她。所以我提出两点意见,首先是自己一定要考虑清楚;其次,一定要征得家人和医院的同意。”
程浩拗不过姐姐,虽然反复劝说,但是程艳芳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弟弟随后去咨询主治医生。“医生开始跟我说,以她目前的身体状况坚持不了那么长的答辩时间,更不可能长途跋涉去上海。但是我反复劝说,医生同意观察观察。”程浩回忆,在接下来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虽然姐姐头部、颈部、胸部三部分还需要用支架固定起来,伤口附近伴有神经性疼痛,但是她真的完成了医生指定的诸如抬手指等康复性指标检测。
“连医生都说,姐姐的意志力太强大了。”程浩说。接下来,因康复需要,程艳芳转院至郑州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家人又多次与主治大夫沟通,确认其可以在不出院的情况下进行论文答辩。
进入5月,程艳芳陆续收到了同学们传来的毕业照合影。“我知道,她很难受。”程浩说。
5月中旬,林凌代表校方传来了同意为程艳芳举办一场论文答辩会的决定。“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看出来姐姐特别激动,虽然她说不出太多的话,但是她眼睛都亮了。”程浩说。
准备
训练躺坐姿势说话声音
“她能坚持一小时”
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历经转院等波折,但程艳芳准备答辩的工作丝毫不敢懈怠。康复性训练占据了她白天大多数时间,她也会带一份论文在现场进行温习。回到病房,她让父母拿着论文自己看,或者是父母读给自己听。需要标记的地方,她就手点一下,让父母帮忙画一下。为了不打扰病友休息,晚上,程艳芳用手电筒照着论文进行温习。
“刚送来的时候,病人胸部以下没有感觉、没有运动,无法控制大小便,一直进行康复治疗。”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专家杨阳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在该院半个月时间的护理和治疗,程艳芳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上肢活动能力逐步恢复,“她从早期的一个危重状态,恢复到现在伤情保持平稳,后续还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杨医生表示,在程艳芳提出希望在医院完成论文答辩后,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评估。
“从一周前开始,我们医护人员对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准备。”杨医生说,医护人员对程艳芳的躺坐姿势或者说话声音、状态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大家认为她可以坚持一个多小时,完成论文答辩,“听说这个女孩想要在病房里完成论文答辩,我们在当天成立了由院长带队,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主治大夫等组成的医疗小组。”答辩过程中,医护团队守候在程艳芳旁边,全程关注身体情况。
林凌告诉北青报记者,事实上程艳芳的论文在今年年初就已定稿。在本学期研二的课堂上,因为专门安排了由研三同学展示毕业答辩的环节,程艳芳和他的同学们还多次借此演练,“她对整个答辩环节可以说是非常了解了。”
直到答辩前夕,最令林凌担心的还是程艳芳的身体。“我1号下午到了郑州,在医院里见到了程艳芳。她的身体依然很虚弱,连手都没有力气拿住论文。不过她告诉我她可以,让我放心。”
圆梦
逻辑缜密顺利完成问答
“为她补办毕业典礼”
6月2日,由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教授、林凌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周宇豪教授以及党东耀教授、宗俊伟副教授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出现在为程艳芳特别设置的答辩会现场。
林凌表示,所有的答辩安排和流程设计完全符合相关要求,对于程艳芳的论文水平评价也完全依据学术要求。在接下来近40分钟时间里,唯一的破例,是考虑到节省体力,由程艳芳的导师替其完成自我介绍部分。“不过,这个在我们学校的博士论文答辩中是有先例的,并不违规。”林凌特别强调。随后,由程艳芳完成论文介绍及问答环节。
林凌回忆,程艳芳在现场依然无法方便地拿起论文、声音微弱。但是整个过程,她几乎能把自己的论文背诵出来,逻辑缜密、表述得当,并且顺利完成问答环节。近一小时后,答辩委员会宣布,“程艳芳同学,答辩小组全体委员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你的毕业论文合格,通过答辩!”
林凌说,程艳芳最终能否取得学位证书还需要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认可。“等到证书印出来,我们也会尊重程艳芳本人的意愿,代为邮寄或者等着她康复后回校领取,我们再为她补办一次毕业典礼。”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 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