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博教中学折射教育资源配置之困
近日,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的拟聘教师名单引发广泛关注:其新聘的35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清一色国内外一流院校,其中不乏清华、北大和国外顶级大学的博硕士毕业生。
名校硕博教中学,其实不是稀罕事。每到招聘季几乎都有类似新闻上热搜:2016年,人大附中“堪比211高校”的招聘条件在网上广泛流传;去年年底,杭州育才中学招聘名校毕业生,年薪30万起的优厚条件,吸引清华北大多名硕博前来应聘,甚至还有博士后。
名校硕博投身基础教育所能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高层次人才投身基础教育,带来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教学方法、学术资源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更有评论者断言,“名校硕博毕业生当中小学老师是大势所趋”。
从教育水平的长期发展看或许如此。然而,当前的现象还远未达到这种态势,却折射出教育资源配置的两种矛盾。一是硕博人才资源和科研岗位需求匹配之间的矛盾。如今,硕博研究生已非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极端稀缺资源。随着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生人数已连续十多年全球第一。1997年我国硕士招生人数为5.1万,博士招生人数1.2万。而到2017年,普通高校的硕博研究生招生总数高达79万多人,毕业数高达57万人。而相对于成倍增长的硕博人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增幅却较为缓慢。特别是以文史哲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细分专业相对冷僻,高校的科研教学岗位需求本就不多。况且在这些专业,还存在教授“越老越值钱”现象,使本就相对狭窄的就业上升通道更加饱和。稍加了解就不难发现,选择进入中小学的硕博群体,大多数人的专业属于此类基础学科。
二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新闻中出现的学校基本都是一二线城市的老牌名校,它们所能提供的平台、机遇和待遇,是很多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可望而不可及的。联想到去年在招聘启事中坦言“学校很一般”“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一般”但“工作压力不大”“牛肉便宜”的西南地区某高校,个中差异,不言自明。
这种不均衡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有师资配置偏重经济杠杆造成的影响。多年来,有关部门在推进教育均衡的过程中做出了种种努力,比如改善师资初次分配、健全教师交流制度、提高教育欠发达地区教师待遇等等,但无论是政策布局,还是区域资源配置,更多地是依赖经济层面的激励。上述新闻中动辄“××万年薪起”的招聘启事就是明证。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应仅受物质条件的激励。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名校硕博能更多地参与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放大。 陈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