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保险资金而言,投资跨越时间、熨平波动的关键是挖掘出好公司,通过集中投资于少数有持续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获取长期超额回报。
据统计,下半年以来,近百家保险公司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调研,调研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医疗、通信等高新技术行业和食品、纺织服装等消费行业。
近日,“中长期资金入市”再获政策力挺。
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即“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具体而言,包括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
而就在此前,金稳委召开第七次会议指出,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扎实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
中长期资金,是股市健康发展重要基石。而保险资金无疑是“中长期资金”中的可靠力量。
监管多次“吹风”
提升保险权益类资产上限
“增量资金安排和投资者结构完善是驱动市场上行的边际力量,特别是长期资金入市安排更有利于长期牛市的形成。”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保险、外资和银行理财资金正在形成对A股长期牛市的边际定价力量。
从保险资金自身属性来看,作为一级市场的发行参与者和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其长期、稳健的特性,既能增加资本市场资金的供给,又能削减投机者给市场带来大幅度波动的风险。不过,尽管目前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上仅次于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但投资股票总规模约占A股市值的3.1%。
截至7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73331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22087亿元,占12.7%。以7月底的数据测算,保险机构入市资金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33亿元的增量资金。
因此,鉴于保险资金的属性与规模,多个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多次“吹风”,对保险机构权益类资产监管上限 “松绑”。
仅在六、七月间,银保监会就两次表示,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事宜。为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将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优势,提高证券投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资产负债管理
需安全性流动性兼顾
当前,固收类投资仍然是保险机构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截至6月底,在上市险企中,中国太保固收类投资配置最高,在投资资产中比重达到82.6%,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配置水平相当,分别为76%、75.8%和75.9%,中国人保最低,也达到64.8%的水平。
再看股票投资,虽然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较去年年底均有所提高。具体而言,中国人寿股票配置2355亿元,在投资资产中占7.13%,较上年末增长1.4个百分点;中国太保773亿元,占比为5.7%,较上年末增长1.6个百分点;中国人保为374亿元,占比为4%,较上年末增长0.1个百分点。中国平安在中期业绩中未明确披露股票配置情况。
某大型寿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表示:“股债功能定位不同,但均为保险资金运用不可缺少的投资品种。债券收益率较低、现金流稳定,可以实现基本的资产负债匹配,但难以覆盖负债成本。而股票投资收益率较高,能够提高保险资金组合投资收益率,覆盖负债成本以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但由于波动较大,且现金流相对债券稳定性偏弱,因此,需要秉承良好的理念和特定的方法审慎投资。”
不过,“权益投资是险资运用的必然选择。”上述负责人表示,传统保险资金负债久期长、规模大,对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承受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为了发挥保险长期保障功能,保险资金投资不仅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也需要追求长期的收益性。权益投资承担了超过固定收益投资的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权益波动风险,因此,可以获得比固收更高的超额回报。
熨平股价波动
长期投资优质企业
由于交易的便利性及市场情绪的变动,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尽管在短期内可能波动较大,但从长期看,股票价格仍然由公司经营业绩情况来决定。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从2009年6月末至2019年6月末,A股市场每年净资产收益率(ROE)高于15%的个股累计收益达450%,年化复合回报在20%左右。比如,恒瑞医药、格力电器、贵州茅台、恒生电子等具有长期竞争力的龙头公司,这些公司10年来的回报率证实了一点:中国股票投资的长期收益率与股票背后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相匹配。
因此,对于保险资金而言,投资跨越时间、熨平波动的关键是挖掘出好公司,通过集中投资于少数有持续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获取长期超额回报。“必须从企业基本面出发,选择有竞争优势、能持续增长的企业,通过集中、长期投资,获取长期较高的复合回报。”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下半年以来,近百家保险公司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调研,调研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医疗、通信等高新技术行业和食品、纺织服装等消费行业。海康威视、兆易创新、汇川技术、乐普医疗、涪陵榨菜、信维通信、歌尔股份、森马服饰、圣邦股份被调研次数皆在10次以上。
这其中,最受险资青睐的无疑是海康威视。仅在7月,就有包括华夏人寿、平安养老、前海人寿、国寿养老、太保集团、北大方正人寿、长江养老、东吴人寿、天安人寿等22家保险机构对该公司进行了调研,累计接待保险机构数量位居首位,平安养老、国寿养老、东吴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更是调研了两次。据了解,近期保险资金关注海康威视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稳健的业绩增速。
当然,保险公司也是险资关注的重点板块。比如,7月31日、8月1日,中国人寿通过港股二级市场连续买入中国太保股票。对此,中国人寿副总裁赵鹏回应,主要还是考虑公司的基本面、行业的基本面,包括其分红以及未来盈利能力。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