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陈经纶中学思政课 让学生“有话说”
思政课往往被贴上“枯燥”、“乏味”的标签。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思政课团队的老师们在20年的实践中找到了破解难题的秘诀,让每一位经纶学子都爱听、想上思政课。
“想要上好思政课,‘你说学生听’这种方式是绝对不行的,你得让学生们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北京市政治学科正高级教师、陈经纶中学副校长王苹是同学们的“知心人”,因为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说真心话、说实事求是的话,即便是学生因认知上的偏差说了一些负面的看法,也从不给学生“扣帽子”,她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耐心引导同学们,进而收获了学生们的信任和依赖。
陈经纶中学的思政课团队中,除了王苹老师提出的“三说”,学校特级教师张洁的“三有”也颇具代表性。“有生活、有信仰、有温度”是针对政治学科理论性太强、太过抽象的特点而提出的。“思政课要有不同时代生活的影子,要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三观’,同时还要施展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学生‘爱屋及乌’。理论可能是抽象的,但是老师是有温度的。”张洁老师说。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思政老师是学校思政课教研组王苹、张洁老师一以贯之的信念,并不断感染着学校思政课教研组的其他老师。
无论是王苹老师的“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还是张洁老师的“有生活、有信仰、有温度”,都让陈经纶中学的思政课“活”起来,而学校思政课教研组也在这些“引路人”的带领之下不断前进。20年来,陈经纶中学关于思政课的实践不断创新。在校长张德庆超前的学科建设理念的引领和以王苹老师、张洁老师为代表的政治教研组的团结奋进之下,学校的思政课经历了案例教学、学科有效性教学研究,以及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学科活动型课程、实践课程这些阶段,各个阶段陈经纶中学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实践的脚步。
陈经纶中学的思政老师上课从不提倡“我说你学”的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不断地转变教学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大课堂,让他们去体验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鲜活内容。“经纶学子社区行”就是这样的社会大课堂,学校组织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社区去亲身感受、体验身边的政治生活。
比如,高一年级同学学习《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管理——共建幸福生活”,起初大家对理论陌生遥远,通过调查、采访,有同学这样写道:“背多少居委会的性质和意义的知识,都不如真真切切地进入居委会去了解它。你会发现它不再是课本上说的枯燥和抽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通过社区之行,我从居委会工作人员身上更深刻地理解了敬业、责任和奉献精神的内涵。”
“经纶学子” 爱听、想上思政课已经不是近两年的事,在学校每年的评课评教工作中,政治组连续十余年名列前茅。在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时,无论是资历较深的王苹、张洁、齐宝卫三位老师,还是年轻的李颖、盖梦洁、刘凯航、王非凡四位老师,他们都提到了政治组毫无保留的共同发展理念,包括合作共赢、资源共享、超越自我。
记者了解到,2018年底,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校又开始了中小学一体化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探索,形成跨学段实践课程方案,进一步拓展了思政课堂的空间。(蒲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