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思政课接地气入人心(中国道路中国梦)
不久前结束的2019年武汉马拉松,我又一次顺利完成了21公里的比赛。这是自2016年我带领5名学生组团参赛以来,第四次完赛。从跑800米到组织健身训练营,从运动爱好者到健身教练,我和学生一起通过运动强健体魄、磨砺意志,也通过运动培养积极心态、改善精神面貌,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奔跑中感受到坚持的意义。
对大学生来说,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如果在关键之处有人加油、喝彩乃至领跑,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参加工作13年来,我的体会是,大学教师必须始终坚守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努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为了帮助自控能力差、学业困难的学生,我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跟他们一起自习。在我的带领和督促下,有的学生拿到奖学金,有的成功考研。为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我每学期都跟他们约定挑战任务,相互监督、共同完成。为了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我组建就业突击小分队,逐一修改简历、演练模拟面试,帮助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我与每个学生进行深度交流,跟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帮助同学们愉快地融入集体、学习成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3年前,我主动请缨登上思政课的讲台,成为学校第一批兼职思政课教师。要上好思政课,就需要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关注学生困惑、找准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让所讲授内容入脑入心。比如,通过《都挺好》讲情感教育、家庭美德,通过电竞比赛讲爱国主义,通过“奇葩说”讲独立思考,通过“佛系青年”讲责任担当,通过“夸夸群”讲压力疏解……一系列课程安排,直面学生困惑、直抵学生心灵,第一学期的课程就赢得学生欢迎。
以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引发学生的关注,广泛运用团体辅导、话剧表演等情景模拟形式,就能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主动参与。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问题导入、情景带入、团体浸入、思想深入”的教学方法。《今天再谈马克思》微电影、《中国特色的坚守》话剧表演、“心中的图画”团体活动……思政课以全新的打开方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刘老师,今天课堂上一起完成的心中的图画,第一次让我意识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跟自己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让思政课接地气、入人心,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才能提升其亲和力与针对性,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哲人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思政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我愿意永远保持满满的正能量,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