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一流大学进发 首先要对排行榜有定力
杨三喜
针对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掐架”激烈的问题,一些高校校长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排名不是洪水猛兽,但是你要正视它,将它看成是学校运行状况的分析参考,学校自己要有定力,不能被它所左右”“对层出不穷的大学排名,不能不看也不能全看”。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高校排行榜此起彼伏,我国内地高校在国外高校排行榜上排名颇有斩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实力的进步。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排行榜也引发了各界的争议。比如,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东华理工大学位列第485名,而在“2019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居第310名,两个排名榜的差距高达175名。为此,东华理工称上海软科发布的“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关于该校的数据严重失实,损害了该校的办学声誉。双方你来我往,互怼了一番。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在2018年教育三十人论坛年会上,则将大学排名的风险概括为: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他直言“大学排名评价大有成为办学方向‘指挥棒’的风险,影响着中国大学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类排行榜不是给高校看的,而是给社会公众看的,高校的排名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求学的选择,也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高校负责人面对排行榜单不可能无动于衷,不可能不在意。
从高校评价以及学科评价的角度来讲,排行榜虽然不是绝对科学的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大学的全部。但它又的确可以反映短时间内高校或者学科的发展成果。高校可以借此来检视自身发展,查找差距和不足,找到发展的方向。
如何看这些排行榜?首先是了解不同排行榜的侧重,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不同的高校。比如,如果以论文、科研经费为主要考核指标,中国人民大学便不占优势,在一些排行榜单中排名靠后,但它在国内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确实具有领先优势。诸如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主要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进行学术评价,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它关注的是学术评价,而非其他,更多关注的是自然科学,而非人文社会科学,那就不能用它来评价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
要高校在各类排行榜中保持定力殊非易事,公众的关注、学生的期待、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都给高校施加了压力,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定力,要有不为排行遮住望眼的超脱。
艾普奖|庄子峰荣获2 ITALIAN MODERN 设计,重塑生活的一种方式。 以独特、…
潜心打磨缔造唯一 劳斯莱 Bespoke高级定制的幻影长轴距车型——幻影“…
三星Neo QLED 8K电视,和这 在2021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三星在“First Look”…
三星电视:做时代的引领者 家电圈近期最值得期待的看点非三星电视莫属,除了一系列科技大片即视感的VLO…
影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立荣 2019年度商界青年领军者获奖人——爱库存联合创始人冷静女士为孙立颁奖....…
共绘XR文旅蓝图,影创科技 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意味着双方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影创科技与江西旅游…
南昌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熊冬 调研组一行在体验 5G+MR 全息智慧教室后对其丰富、直观、立体的教学形式表示赞许…
《少年三国志2》共筑军团 今天要给少年们介绍的就是中的军团玩法,快点跟紧队伍,不要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