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以来,水产养殖迎来旺季。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最新报告显示,当下是水产养殖大量投苗进入生产旺季的关键时期。由于水产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加上四月份天气多变,低温与暖湿气候交替出现,极易诱发水产养殖病害。
我国作为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产量一直超过捕捞产量。由于养殖区域较大,横跨了不同的温度带范围,再加上养殖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水产病害损失巨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数据显示,仅仅是2019年,我国淡水养殖的产值近6186亿元,但病害损失就高达200亿元,不仅影响到众多养殖户的收益,也造成了市场供应端的需求不畅,如何有效控制病害成为了当务之急。
目前来说,常见的季节性水产养殖病害主要包括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白斑综合症、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赤皮病、烂鳃病等,涉及淡水与海水养殖的各个品类。以目前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来说,主要还是从鱼塘管理、药物治疗等渠道介入。不过,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的品种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集约化养殖成为主流后,水产病害也就更为复杂。简单来说,单一的品种爆发一种疾病,往往会引发更多品种产生疾病,这不仅仅让水产养殖工作陷入困境,也给水产从业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
其实,很多专家都已经提出,要从根源降低病虫害对于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就必须加大绿色生态水产养殖科技攻关力度,高度重视水产养殖水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目前,国内很多一线养殖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探索成果。其中,“可持续性水产养殖”理念倡导者宿州海璟水产养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坚持“生产有机高品质水产品”的经营理念,实现了产量、品质与安全的完美平衡,走出一条科技生态水产养殖创新之路。
据了解,海璟水产依托国际领先的RAS“全自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通过数据监测、信息追踪和品质监控,实现了智能化、工厂化全流程养殖管理,杜绝了抗生素、激素等兽药的使用,真正落实了水产品全生命周期零药物、零激素、零添加剂、零污染的绿色养殖目标。在专注安全高品质海洋产品养殖及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海璟模式”可以更加精准实现对水质和生态追踪、监控,从源头降低病虫害诱发的风险。
当下,随着我国科技生态水产养殖攻关力度的加大,包括品种选育、饲料替代、设施养殖、水域生态化改造各个领域,都需要率先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在探索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过程中,海璟水产也在不断推进交流合作,希望整合更多的资源,与各方协同推动科技化、生态化的水产养殖业快速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