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宾1月3日电(王哲 赵晨希 罗友莉)“这套1955年的粮票是我最宝贵的,当时全国各地的粮票大多是无图版式,但是宜宾采取了有图版式,图案是手绘的三江口、白塔等景致,很精美。在全国都是非常稀少的。”近日,四川宜宾62岁老人杨宜拿出珍藏的几本粮票收藏夹上千张粮票,向记者一一展示介绍。
杨宜展示收藏的粮票。 赵晨希 摄据了解,杨宜是土生土长的宜宾人,在宜宾收藏界,尤其是票证收藏界小有名气。粮票、肉票、油票、布票、蚊帐票、棉花票、蔬菜票……杨宜一边翻动收藏夹,一边介绍各种票证的历史。随着他的讲述,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透过票证这面时代的“镜子”折射眼前。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1956年出生的杨宜正好赶上那个年代,“买电视机、自行车、肉、煤、米、油、盐、糖等,都是凭票供应。就算有钱,没票照样买不到任何东西。”杨宜介绍,在那个凭票购物的年代,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收藏粮票,不仅是一种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是宜宾城市发展的一种实物见证,是一种历史的记载。生于斯,长于斯,我对宜宾有很深厚的感情,想用收藏这种方式见证我们城市的发展进步。”回忆起收藏粮票的初衷,杨宜坦言,收藏是他坚持一辈子的信仰,每一张粮票都书写了岁月留下的故事。
“我收藏的都是我们宜宾本地的粮票,不算其它票,各种各样的粮票大概就有上千张。1955年宜宾出的第一套、1996年宜宾出的最后一套粮票我都有收藏。”杨宜告诉记者,他收藏了16套1955年—1996年期间宜宾粮票,基本涵盖了宜宾出的所有粮票,而他也见证了粮票名称从宜宾市食粮证明票到宜宾市购粮券、宜宾市大米券等的改变。
宜宾市发行的第一套粮票。 赵晨希 摄据杨宜介绍,半市斤、壹市斤、贰市斤、五市斤;农村产妇专用购粮票、老年人专用购粮票、1—3岁小孩专用购粮票、1岁以下婴儿专用购粮票……宜宾粮票有多种规格且粮票具体样式也不同。“那个时候真的是定人定量定规格。”杨宜回忆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粮票等各类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宜宾的粮票是在1996年才真正被取消的。
宜宾市发行的特定粮票。 赵晨希 摄“以前所有商品都是凭证凭票、定量供应,不是想买什么就买得到的。再看看现在,商品多、选择多,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买什么都很方便。”杨宜感叹道,现在的人们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几十年间,中国人购物方式的变化也折射出了经济的变化、国家的强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