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奔的铁矿石价格连续第二天刹车转向。5月14日早盘,内盘期货清一色跳水。热卷主力合约、螺纹钢主力合约、郑煤主力合约跌停;铁矿石主力合约再次跌8.9%;新加坡铁矿石一度跌6.8%,报196.50美元/吨;焦煤主力合约跌至1900元/吨下方,日内跌6.15%。5月14日,国内期市开盘,黑色系延续夜盘跌势,铁矿石跌逾5%,热卷、螺纹跌近4%。5月14日周五午间,国内商品期货普跌,黑色系期货掀跌停潮,铁矿石、郑煤、线材、热卷、螺纹跌停,动力煤跌近8%,焦炭跌逾6%。
△数据来源于WIND
此前,受市场预期和市场炒作过度影响,近期铁矿石价格一度涨至230美元/吨的历史高位——5月11日,标普全球普氏数据表示,62%品位铁矿石(普氏IODEX)上涨16.8美元至每吨229.55美元。
△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在此背景下,我国已4次出手控价。在5月11日至12日期间,我国主要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以及郑州交易所先后采取了提高铁矿石合约交易限额和保证金等方式,抑制“疯狂的石头”再度上涨。大商所发布《关于就铁矿石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修改方案征求意见的公告》。对铁矿标准品质量要求做出调整,包括下调标准品铁品位,由原来的62%品位下调至61%;同时进一步限制了标品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的质量范围,大大缩小了标准交割品范畴。
国投安信期货对此点评称,本次意见稿旨在进一步保证交割货源的可得性、提升交割效率,加强期现货联动性,保障铁矿石期货平稳、健康运行,利于促进期货功能的发挥。
作为铁矿石的主要消费领域,近年来,我国钢材供给逐渐趋于平衡。2020年其产销率为97.48%,较2019年增长1.8个百分点。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钢材产销率达到95.76%。
同时,自5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并取消146种钢铁相关产品出口退税。通过上述调整措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扩大钢铁资源进口,支持国内压减粗钢产量,引导钢铁行业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受到本次原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家电、汽车、机械制造等制造型企业成为首当其冲承压方。但各企业却根据身处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结构等提升对短期利润率波动的宽容度。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今年第一季度,较多车企的毛利率受到会计新准则的影响,同时大宗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增加,在此不利因素影响的背景下,14家车企中有仍8家企业实现毛利率同比增长,如金龙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
此前,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盈利水平是否受近期原材料上涨影响的提问时,日月股份(603218)回答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公司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公司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费用开支等手段抵御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的不利影响。中银证券解读也关注到这一方面的影响,相关研报点评称,2021Q1 公司毛利率28.83%,同比提升2.5pct,环比提升2.9pct,在原材料上涨背景下,公司把成本管控做到极致,通过供应商管控、全员成本考核、铁屑回收等多种策略有效控制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铁矿石、钢材等大宗原料价格回调将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下游企业。在强化自身能耗物耗的基础上,原料市场的价格下降或趋稳将有利于产业链下游企业稳定或提升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