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发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相成/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 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对于近年来,因环孢子虫而引发的寄生虫感染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源性疾病也不断的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对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研究员表示,环孢子虫病主要来源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很难直接通过人传人这一途径进行传播。她建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消费者也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食源性疾病引发舆论关注
2018年8月,《每日邮报》发布消息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有关部门在沙拉中检测出含有环孢子虫病毒,近年来,因环孢子虫而引发的寄生虫感染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如何全力提升对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共监测到相关纸媒报道53条,新闻网站文章550篇,移动端文章数 259篇,微信公众号文章481篇,微博原发、转发597条,论坛发帖15条。
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从央视网报道2018年7月美国多地出现了环孢子虫的感染病例起,8月和9月舆论对这起事件的关注度一直较高,多个自媒体和专家对环孢子虫感染进行科普。
从事件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湖南、浙江、广东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专家解读:环孢子虫病主要来源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什么是环孢子虫?刘秀梅介绍,环孢子虫又称圆孢子虫,是一种单细胞的肠道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肠道,特别是空肠部位。人体感染环孢子虫,主要是因为食用了被含有环孢子虫卵囊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从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环孢子虫病。
据了解,这种寄生虫主要存在于土壤、水等自然环境中,常见于生菜、卷心菜、莴苣、甘蓝和胡萝卜等蔬菜以及牛奶和饮用水,但由于对干燥非常敏感,所以很难直接通过人传人这一途径进行传播。
刘秀梅介绍,由于环孢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因此环孢子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样腹泻,1~5岁儿童是环孢子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可多次感染。除腹泻外,大多数病人还伴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未经及时治疗,病程可能持续1 ~ 2周或者更长时间,成为慢性腹泻。
由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温度和湿度较高,环孢子虫卵囊更容易发育成熟,因此,在这些地区居住或者旅行的人感染环孢子虫的风险较高。
专家建议:加强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刘秀梅表示,目前,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及食品安全风险尚不清晰。特别是基层哨点医院对食源性寄生虫病例的临床检验、症状诊断等能力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需通过对全国性大数据的积累、分析,掌握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包括环孢子虫病流行的高危地区、高危食品及高危人群。从而,未雨绸缪的开展监测和预防。
刘秀梅建议,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能否灭活和消除食品中可能污染的环孢子虫卵囊,进而减少食源性环孢子虫病的发生,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建议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对原料选择及过程控制,确保生鲜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
此外,刘秀梅也指出,消费者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吃蔬菜水果前,应清洗干净或去皮;饭前便后、做饭前后、接触宠物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水;生熟分开;不要前往环孢子虫病易发地区;出现水样便等症状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同时,她建议政府加强对蔬果售卖店铺、跨境电商的科普教育和科学指导。同时,加强对腹泻患者,尤其是旅行腹泻者、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中可能感染环孢子虫人员的防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