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方便面市场开始回暖背后折射的经济现象很多,很值得细细分析与考究。方便面作为快消品背后对一个社会整体业态具有画像与信息传导风向标效应。
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方便面市场飞速增长,从178亿包增加到424.7亿包,然而从2011年开始,市场进入了疲软态势。2013年到2016年,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大幅下跌至385.2亿包,相当于回到了2010年的销量水平。当时市场一片悲观,认为方便面的寒冬来了。
但从2017年开始,国内方便面市场出现回暖迹象,销量缓慢攀升至389.6亿包。2018年,再次攀升至402.5亿包。
为何从2000年到2011年高速发展?为何从2011到2016年跌入低谷?又为何从2017年后开始回升呢?这些问题都需要逐一分析。
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不难理解。社会节奏加快,时间成本很高,快消品的方便面正好满足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受制于收入增长限制导致的低层次消费需求,也迎合了方便面等快消品市场。
消费进入低谷阶段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收入增长后消费需求层次提高,消费更加多元化。同时,更高档的快餐类食品纷纷出现,类似方便面的品种多种多样,特别是更加环保健康的食品亮相,消费者更加追求健康消费。从吃的饱到吃的好和健康快速转换。而方便面自身满足消费升级步伐缓慢,转型迟钝。当然,包括啤酒、传统饮料,还有可口可乐等洋饮品都一时跌入消费升级的困境之中。仅就方便面来说,中国互联网外卖行业的发展,使得城市一族蜗居在办公室和家里吃方便面的现象基本消失,点外卖成为习惯。当然对方便面带来一定冲击。不过,这不应该是主要原因。
当然,最难解释的就是从2017年开始的方便面、榨菜、啤酒等食品饮品的快速回升回暖。方便面在消费升级浪潮中回暖,一个原因或是方便面企业自身升级转型,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生产出更加绿色环保健康的产品,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包括啤酒行业、榨菜产业等升级改造步伐很快。正在追赶整个社会消费升级步伐,适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也可以说,是消费升级,以及其他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后,倒逼方便面等企业升级改造转型,最终取得了成功。
一个最重要的事实不能回避。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一般都伴随的是消费后劲无力。特别是消费升级受阻,中高档消费下降,转而回到过去的快消品低档次省钱省时的消费领域。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预期。吃榨菜和方便面等低端食品不排除预期到未来收入或遭遇不确定性。从这个层面分析,或预示中国目前的消费升级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和那么快,最起码消费出现两张皮的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从另一组经济数据或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中国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其中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这几年已经下滑到个位数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经济数据等问题是一个实打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虚张。找准问题应该是第一位的,才能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