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7日讯 TCL集团重大资产重组一事持续引发市场关注,12月26日下午,包括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内的高管团队及券商、评估师和律师代表团队召开说明会,回应外界质疑。
李东生表示,从过去几年的历史财务数据来看,终端业务实际上成为集团业绩的拖累,希望通过重组让团队有一种重新创业的精神,“公司做这一次重组,面对未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对回顾过去,说明我们确实把一些应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终端产品业务分离出去不应该是这个表现,这个表现是我自己非常不满意的。”
回顾:重组方案引发市场质疑、监管问询
12月7日晚间,TCL集团发布资产重组公告,TCL集团拟合计以47.6亿元向TCL控股出售9家公司股权。本次交易若实施,意味着消费电子、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以及相关配套业务将从TCL集团剥离,TCL集团将以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产业为核心主业。近几年TCL集团的业务发展不平衡,华星光电在集团的净资产占比超过80%,而消费品业务不到2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重大资产出售交易对象为TCL控股,该公司成立于今年9月17日,实际控制人和股东正是TCL掌门人李东生。由于李东生同时担任TCL集团及TCL控股两个企业的董事长职务,因此,本次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
此事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质疑,投资者认为TCL把经营数十年的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核心业务和资产仅以不到50亿的价格出售给大股东,存在“利益输送”、“股权贱卖”等嫌疑。
一位投资者指出,“如果交易对价过百亿,那么我还是赞成的,但如果只有47亿,作为股东我会投出反对票”。某券商分析师还指出,TCL在消费者眼里是一个知名品牌,但对华星光电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此事也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组方案公布后,深圳交易所向TCL集团发出长达16页的问询,问题范围涉及31大类包含63个小问。其中市场关注焦点有三,分别是重组是否能增强盈利能力、商标问题归属、出售资产的估值是否合理上。
回应:聚焦核心面板主业、各自独立发展
TCL集团董秘廖骞表示,华星光电投产以来业务展现了很强劲的盈利能力,为上市公司贡献了充足的现金流,近三年来,华星光电净资产在整个集团占比超过了80%,净利润占比超过了90%,已经实际上成为了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半导体显示业务和终端业务是两个在资源禀赋差异很大的业务,这次重组之后两个业务独立发展,可以进一步加快各自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构建。”
针对关联交易的问题,廖骞表示,本次重组完成以后华星光电和整个标的资产会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实体,两者关联交易会争取公开市场定价原则,同时这个关联交易会按照中国A股和香港港股两地资本市场要求进行审核,并及时进行公开披露。
针对“股权贱卖”的质疑,廖骞指出,2004年TCL上市后市值是110亿,当时集团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为22-26%,2016年这块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为9%。针对交易对价,TCL聘请了评估机构对每项业务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双方协商,对价是47.6亿,对应约为1.53倍市净率,远高于目前上市公司大约1.1倍的市净率,有利于增厚整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针对品牌问题,李东生表示,TCL品牌是从终端产品发育起来的,品牌维护管理是通过各企业按照销售比例出资建立品牌基金,用于企业形象推广、会展投入等,品牌基金实收实支。如果TCL控股未来新增的产品要用TCL品牌,需要得到上市公司的同意。廖骞表示,重组后TCL品牌权属仍归上市公司所有,不涉及到任何商标权属的变更,TCL集团和TCL控股会共同使用。
针对剥离家电降低了面板业务的抗风险能力的质疑,李东生表示,这是很难两全的问题,从过去几年的历史财务数据来看,终端业务实际上成为集团业绩的拖累,“但未来也许会倒过来,华星业务遇到困难希望在终端业务得到补充,这个在逻辑上是存在的,但我们团队认为从中期的角度来看,这种剥离一定能够让TCL集团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