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下无诈》研评会现场
研评会嘉宾合影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这是一部全民防电信诈骗的教科书”,李准、仲呈祥、王一川、袁新文、李春利等专家和孙洁、陈士渠、王茜等各方代表在日前举行的电视剧《天下无诈》研评会上纷纷点赞。
据悉,《天下无诈》是郭晓东、徐悦、王茜领衔主演的反电信诈骗电视剧 。该剧于1月30日在北京卫视首播,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同步播出 ,取得很好的电视播出和网络点击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电局承办了此次研评会。
直击现实 《天下无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天下无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该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与生活同步,深入生活,深入人民。
“这是一部积极响应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求,生活气息浓厚,时代质感强烈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公安部宣传局副局长孙洁指出,《天下无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直击社会现实,直面事关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聚焦百姓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突出问题,围绕着打击电信诈骗,重在揭露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的手法,意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诈识骗能力,彰显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坚强决心和能力,正能量十足。
“剧中的案件牵涉到千家万户,对人民预防受骗提升生活安全的意义巨大。”电视文艺评论人盛伯骥指出,这是一部新时代安全预防科教书,让观众知道了48种电信诈骗的种类、方式和方法,了解了诈骗团伙中除了金主以外,还有话务、车主等等的合作以及信息流、现金流等一系列名词,让广大公众对于预防此类犯罪和惩治此类犯罪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预防此类犯罪更加具有人民性、社会性、科普性,填补了行业叙事的空白。
“《天下无诈》是一部形象的反电诈的教科书,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案例和各种各样反电诈的办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的与生活同步的作品,它不是在生活之上,不是在生活之后,就是在生活之中创作的。
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张凤雨指出,“《天下无诈》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来宣传发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识别骗局,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解剖麻雀 提升全民防电诈意识和识骗能力
“电信诈骗犯罪是当前最突出也是全国刑侦战线要面对的主要犯罪问题。公安机关在全力组织打击整治工作,但是光靠打击和整治很难解决和这个社会问题。”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指出,《天下无诈》能够提升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可以直接减少发案。
“《天下无诈》通过具体披露电诈分子的诈骗手法及其详细的剧本呈现细节,甚至现身说法,让观众受到犀利而生动的反电诈科普教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认为,该剧诸多细节非常精彩巧妙,细致地刻画了当前互联网时代电诈分子乃至其他骗子的狡猾和嚣张气焰,活生生地呈现出当前中国公众面临的日常生活境遇及其人生风险的特殊性,集中展示了公安民警依法办案、机智破案的群像。
“《天下无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能够解惑、解气、解闷。”《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袁新文指出,解惑就是它给我们普及了很多防电诈知识,对于提升全民防诈骗意识是教课书式的宝典;解气就是惩恶扬善,人民警察打击诈骗,打击电诈,打击犯罪,维护老百姓的财产乃至生命安全,反映了人民警察的正义使命,传播了正能量;解闷就是说这个电视剧本身带有一种娱乐功能,让老百姓在这种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当中代入我们的情感,代入我们的生活,与剧中的人物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心灵上能够呼应。
“《天下无诈》突破了以往司空见惯的涉案题材,独树一帜。”《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它关注了一个新的犯罪形态,这是随着互联网兴起出现新的犯罪模式,高科技、低成本、危害大、难以掌握证据,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天下无诈》针对近十年来新型电信诈骗的国际化、去中心化,诈骗链条的模块化,犯罪分子的匿名化、分散化,作案手段的复杂化等诸多新的特点,采取快节奏的剧情演绎,犯罪链条节点上的多线推进,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看了这部电视剧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减少上当受骗,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是最有用的效果。”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这部剧的创作播出成功,在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更加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和典型性上,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品。
“《天下无诈》真实展现了公安机关运用智慧刑侦的技术打击犯罪的能力。”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赵炜认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打击、防范、治理和宣传四位一体并重,它的热播,对群众提供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做出了贡献。
“全民反诈才能天下无诈。”该剧制片人王茜提出,“多一个人能看到这部电视剧,少一个老百姓上当,就完成了我们拍这个剧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