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近年来,帕金森病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帕金森病虽然不会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大脑意识清醒,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无法行动,痛苦无以言表。因此,帕金森疾病的正确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错把帕金森当成“腰突”
46岁的张先生是帕金森病患者群体中相对年轻的一员。他在北京辛辛苦苦打拼了20年,终于成了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三年前,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我的胳膊和腿特别沉,抬不起来。”张先生以为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到处治疗,也花了不少“冤枉钱”。后来,他到山东老家的一家医院去做正骨治疗时,经验丰富的医生提醒他:你这症状不像腰椎间盘突出啊。
于是,张先生就开始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和相关报道,他发现自己的症状特别像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写字越来越小,我就是这样!我每天要在大量的票据上签字,不能写字怎么行。”想到自己还有睡觉时流口水以及言语越来越不清晰的情况,张先生给自己“确诊”了。他来到宣武医院就诊,果然被确诊为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开始了。“一开始效果特别好,吃一次药能持续3个半到4个小时,后来吃药后2个小时就没有效果了。”僵硬的症状再次袭来,“我不能这么废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于是,半个月前,张先生在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植入了脑起搏器。
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1%
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建宇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大概有百分之一,据此推测,全国大约有二三百万的帕金森病患者。很多人以为帕金森病就是“颤抖”,实际上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僵硬,也有人是僵硬合并颤抖。
帕金森病的根源在人的大脑深部,那里一个神秘地带:这就是可以产生多巴胺递质的黑质核团。帕金森病正是由于多巴胺的减少,造成人身体的不协调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刚刚进行药物治疗时,患者通常会出现“蜜月期”,会感觉症状明显改善。但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作用逐渐衰减,此时只有安装脑起搏器才能控制病情。
震颤不都是病要具体分析
震颤,特别是手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老年人。但是这种震颤或者是局限于手部的颤抖不一定都是病。李建宇说,健康的人在情绪激动或者生气的时候也会手抖,情绪平稳后能够恢复的震颤可以先观察。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主要是静止性震颤,患者在静坐等完全放松的状态时,都可以看到抖动;在活动时,比如端起杯子时,震颤反而消失了。还有一种疾病叫做特发性震颤,症状也是抖动,但这种震颤往往在静止状态时不明显,喝水、夹菜等运动时,反而更加明显;而且特发性震颤一般只累及到手、头、上肢,很少累及下肢。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僵硬,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走路拖拉、跛行等情况,经常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实际上,这两者也比较好界定:因为帕金森病导致跛行的患者,使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后,95%以上的症状都会明显改善;此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发症状会有疼痛,但帕金森病患者多数没有疼痛。本报记者 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