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改短打 莫言新年“上新”
由12篇短笔记组成 让人想起《聊斋志异》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莫言新作《一斗阁笔记》最近发表于2019年第1期的《上海文学》上。由12篇长短不一的笔记组成,长则四百余字,短的只有二百多字。
《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言的《一斗阁笔记》,为读者提供了短小说的独特范例。
新尝试
由12篇长短不一笔记组成
《一斗阁笔记》是一组令人愉悦的文本。愉悦的同时,多少也会让读者有点吃惊:小说由12篇长短不一的笔记组成,长则四百余字,短的则只有二百多字,分别为《真牛》《诗家》《葱管》《锦衣》《仙桃》《茂腔》《褂子》《踩鱼》《虎疤》《槐米》《深巷》和《爱马》,其中《锦衣》写民间传奇,《茂腔》讲述民间传说,《深巷》则写了莫言自己被代言的故事。
尽管短小,但在细碎的文字里确是莫言在小说里的新尝试,这些故事涵盖的内容包括了乡土神话、革命记忆、现代经验……凡此种种,都浓缩在这“一斗”之间,单独拿出便可扩散铺展成为颇具规模的故事。
新思考
含泪的笑让人回味叹息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刊载莫言的《一斗阁笔记》,也是《上海文学》杂志首次刊发篇幅如此短小的“短小说”。
“《一斗阁笔记》中有十二篇短小说,短的才两百多字,长的不过四百来字,写的是莫言家乡高密的故事,有古代传说,有童年记忆,也有形形色色的乡间人物故事。”《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昨日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说,“这些小说,让人联想起《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却又完全不同于古人。这是一个当代作家对家乡,对土地,对生命,对世俗人性的描画和思考。这些短小说为读者呈现的故事,亦真亦幻,亦古亦今,庄谐相融,悲喜交加,精短的文字中蕴涵着智慧,是含泪的笑,让人回味叹息。”
赵丽宏告诉北青报记者,《一斗阁笔记》在《上海文学》杂志上拥有新的栏目名:“短小说特辑。”如此篇幅的文字,会让人联想起当下时髦的说法——“碎片化”,这是否也是小说的碎片化呢?“当然不是。”赵丽宏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短小说”是“短篇小说的一部分,并不是小说新类目。对‘微型小说’这样的提法,我的心里一直不太赞同。短篇小说中,应该包括这类篇幅极短的作品。我们以‘短小说特辑’作为栏目的名字,‘短小说’,并非小说新类,还是短篇小说,只是强调其短。莫言的《一斗阁笔记》,为读者提供了短小说的独特范例。”
新挑战
以小见大给读者深远启迪
谈及“短小说”的意涵,赵丽宏告诉北青报记者,“短篇小说如何写得精短耐读,以极简的篇幅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并给读者深远的联想和启迪,以小见大,这是短篇小说的魅力,对小说家们也是一个挑战。”
具体到《一斗阁笔记》,赵丽宏表示:“莫言的12篇小说,每篇都是独立成篇,每篇都有独立的故事不同的人物。这12篇里面时代跨度很大,从古至今都有覆盖。我觉得非常有趣,我想对莫言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里面发现很多信息。在我看来,《一斗阁笔记》也表现了作为作家的莫言的新的追求——用中国传统笔记的手法写简短的小说,确实是非常好。”赵丽宏补充说,现在短篇小说有越写越长的倾向。“我是反对把短篇写到一万几千字的。有时候看短篇,我会想,有些生活中白话的东西完全可以删去,也不会影响这个小说的魅力和可读性。在我看来,短篇小说应该写得精粹一点,莫言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吧。”(张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