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一度被德语世界遗忘,最终却成为翻译语种最多的现代德语作家茨威格,近30年来在许多中国读者中掀起热潮。5日,那个带着中国人认识茨威格、爱上茨威格的人走了。
张玉书。李淑静摄/光明图片
记者7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德语系教授、资深翻译家张玉书1月5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五岁。而这一天,离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由他翻译的《茨威格小说全集》计划上市时间还有4个月,可他却再也看不到了。
张玉书1934年4月出生于上海,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任教授,1985年被特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学术委员会主席、西语系德语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张玉书翻译了大量茨威格作品,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群星闪耀时》《昨日世界》等已成为德语文学汉译名篇,其精妙隽永的译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为人处世,尽显大先生风采
张玉书的学生、北大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副主任胡蔚告诉记者:“在我们面前,先生永远都是精神抖擞,说话铿锵有力。11月,我刚去先生家看望他,先生还对我们的工作做了悉心指导。”
“学生总是喜欢认真负责、幽默风趣的老师。张老师就是如此。”北大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主任黄燎宇说。
北大西语系77级毕业生李鸥至今还记得,40年前被先生叫到黑板前默写“ingenieur”一词的场景。黄燎宇向记者解释其中的“奥秘”:“这一词的意思是工程师,但它是外来词汇,源于法语,很多学生往往会拼错,因此,张老师很细致,不但要教,还让学生上台拼写,加深他们的印象。这是张老师在日常教书育人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现在,已经在德国足球圈小有名气的记者张力,同样对张玉书满怀感激。“张老师最让我尊敬的就是告诉我们,现在学习德语文学,是为了了解德国的文化传统,并不是将来一定要从事德语文学研究,也让我这个从小为德国足球而学德语的孩子如释重负。”
专业追求,带着本土关怀与现实思考
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张玉书同样一丝不苟,追求极致。在黄燎宇看来,这是张老师的鲜明个性——执着,喜欢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的坚持,也是对学术标准与文化自信的坚持。
张玉书曾表示:“茨威格以对人的热爱和尊重,刻画人性的繁复变化,揭示人心的幽微曲折,显示人的美和尊严。这将使一代代读者为之着迷。他的读者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对此我深信不疑。”
“张老师喜欢茨威格。他推介茨威格,是带着本土关怀与人生体验的。茨威格的著作,与他过去的人生经历与体验有着共鸣,他希望人们通过阅读茨威格,能够从中获得启发。”黄燎宇说。
翻译茨威格,却不局限于此。张玉书的译介和研究以海涅、席勒、茨威格为重点,延伸到德国浪漫主义、德国魏玛古典文学和19、20世纪之交的德语文学,著有专著《海涅·席勒·茨威格》《茨威格评传》,德语论文集《我的文学之路》;担任主编和主要译者的《海涅文集》(四卷本)、《席勒文集》(六卷本)、《斯·茨威格文集》(四卷本)被公认为权威的汉语译本。他翻译的海涅《诗歌集》《论浪漫派》、席勒的戏剧《威廉·退尔》《华伦斯坦》《强盗》等已成为德语文学汉译名篇。
德国图宾根大学荣誉博士称号、洪堡学者、德国拜罗埃特大学客座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东亚科学论坛理事、国际日耳曼学会理事、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等一系列崇高荣誉,正是国际同行对张玉书的认可。
张玉书不顾年事已高,于1999年主持创办了中德语言文学文化年刊《文学之路》,该刊从2002年开始成为中国学界首部在德国用德语出版的学术刊物;2006年又主持创办了德语文学翻译和研究年刊《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这两部刊物已成长为中国德语学界研究和翻译成果发表的重要园地,提高了中国德语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培养提携了一批年轻学者和译者,直接促成了国际日耳曼学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这种追求,让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周琴为之感叹。周琴说:“张老师病危之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主任欧阳韬去探视,他见到欧阳韬的第一件事是和欧阳韬谈谈新书的前言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张老师最好地演绎了什么叫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8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