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贵民对着曾祖父成兆才的黑白画像一直在想一个热闹场景:110年前的今天,座落在河北唐山小山的“永盛茶园”隆重开业,成兆才带领“庆春班”进行开业演出,日夜两场场场爆满,一演就是四五年光景。
8日,河北唐山举办纪念评剧诞辰110周年“评剧从这里走来”系列活动,“纪念评剧诞生110周年报告会”“评剧新腔老调演唱会”吸引众多评剧戏曲爱好者捧场喝彩,当地以此种方式纪念中国第二大剧种评剧“老树发新芽”。
在中国,评剧是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评剧亦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评戏”等称谓,但最终以“评剧”之名闻名。
成贵民头顶着评剧鼻祖成兆才曾孙的“头衔”,一直在为弘扬评剧奔走呼号。1985年,他曾经拜访了中国评剧名家新凤霞。今年春节期间,他还和新凤霞在法国的儿子吴钢通了电话,双方表示要共同为发展和弘扬中国评剧作出贡献。成贵民还告诉吴钢,11月他的《中国评剧》摄影作品将在台湾展出。
作为摄影家,成贵民以手中的镜头传承和弘扬评剧艺术。他拍摄的中国评剧作品分别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沈阳国际报道节展出,并在国家级摄影大赛中获奖。评剧诞生110周年的纪念日前夕,他把拍摄了20多年的评剧作品照片精选出13幅,出版了纪念中国评剧诞生110周年的挂历,成为亲友、学校的抢手货。成贵民还提议并督促老家唐山滦南县绳各庄村成立了成兆才家乡评剧团,使这个庄户出现了人人爱评剧、人人唱评剧的喜人场面。
8日晚间,“评剧新腔老调演唱会”上,《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等13出经典评剧唱腔再次唱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罗慧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传承人张俊玲等名家名伶分别登台亮相,将《绿珠坠楼》中的选段“闷闷忧忧坐床头”和《从春唱到秋》选段“青灯照白头”完美演绎。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以神传情、以情润声,神情合一、声韵相融的评剧艺术魅力。
当地文化名人、88岁的唐山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韩溪当日在纪念评剧诞生110周年报告会上,面对来自京津冀几百名戏曲学者和评剧票友,引经据典,从评剧的生日、评剧创建人等5个方面系统讲述了评剧的前世今生。
“从2000年至2018年,唐山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演出剧目191台,共343场,推出了一批评剧佳作,造就了众多艺术精英,培养了大量评剧新人,促进了评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唐山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崔晗认为,中国评剧艺术节已成为中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评剧艺术盛会,成为中国评剧界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传承民族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丽表示,1909年农历三月初三唐山永盛茶园开园庆典演出日确定为评剧的诞生纪念日。成兆才在“永盛茶园”期间创作了50多部剧目,并在“永盛茶园”进行了首演,评剧艺术由此日趋成熟并从唐山传播到东北及京津等地。以上重大事件无可争议的证明成兆才是评剧创始人,永盛茶园是中国最早的评剧戏园子,农历三月初三是评剧诞生纪念日。这是唐山人对中国戏剧艺术的重大贡献。(白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