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袭扰,中国车市依然平稳向上,在全球范围内堪称一枝独秀。在这条传统的万亿级赛道上,资本热潮涌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带来产业变革,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中国汽车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值此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中国汽车知识产权也蓬勃发展,中国汽车企业愈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汽车行业专利公开总量、专利技术构成、发明专利授权量等各项数据指标均向好发展,助力中国民族品牌向上。
注:本数据统计由中汽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及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于“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
专利公开量稳步增长,专利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1.自主整车企业专利公开总量稳步增长
中国自主品牌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将品牌向上作为战略布局重点,而技术创新作为高端品牌发展的关键,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专利产出量稳步增长,依托自主知识产权铸造民族品牌向上之路。
图1 2016-2020年民族品牌车企专利态势
2.专利布局不断聚焦“新四化”,专利质量逐步提升
当今,能源、电子、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领域不断注入汽车行业,推动汽车产品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逐步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紧跟行业趋势重点布局“新四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利占比稳步提升,传统领域的技术研发呈现下滑趋势。同时,中国自车品牌车企逐步从单纯追求专利数量向把控专利质量转变,发明专利占比逐年提升。以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为例,依托完善的专利申报流程规范、专业的人才配置,对公司内部提交的专利提案进行把关审核,提升专利申报质量。
图2 2016-2020年民族品牌企业专利技术构成态势
图3 2016-2020年民族品牌企业专利类型占比趋势
3.民营自主整车企业依托强劲的技术创新正在塑造品牌核心竞争力
创新主体专利公开量排名中,TOP5中自主民营整车企业占据三席。以吉利、比亚迪、长城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其专利公开量及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均位居行业前列,特别是比亚迪,其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排名第一。自主民营整车企业以技术创新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坦克等高端品牌的推出均是其技术实力的体现。
表1 民族品牌创新主体累计专利公开量排名TOP20
4.近年来国有整车企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专利产出大幅增长
目前汽车市场从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从制造实力的比拼升级到技术实力的比拼。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为提升品牌竞争力,国有整车企业近年来逐渐重视技术创新,专利产出量大幅提升。以一汽集团为例,其2020年专利公开量达4236件,排名第一,同比增长近115%;东风集团2020年发明专利公开量2391件,排名第一,同比涨幅达227%;广汽集团(601238,股吧)以新四化为引领,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增幅同样较大。
表2 国有整车集团2020年专利公开量TOP20
图4 2016-2020年部分国有整车集团专利公开量态势
5.自主汽车企业逐渐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运营水平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环境愈加严格,自主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步提升,从业人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逐渐完善,知识产权业务也从单一的专利申请扩大到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布局、立项前的专利技术调查、日常的专利技术情报跟踪、产品上市前的专利侵权预警、专利资产的运营管理等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
图5 2020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
传统整车及动力电池供应商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转型
动力电池、充电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研发重点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为主的技术路线没有改变,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主要企业持续推动产品技术提升。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专利布局重点集中在动力电池和充换电技术。
图6 自主企业新能源汽车累计专利技术构成
动力电池技术稳步提升,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近年来,动力电池技术稳步提升。高比能量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单体能量密度分别达到300Wh/kg和200Wh/kg以上。自主企业动力电池研发创新水平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且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宁德时代(300750,股吧)的CTP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的叠片电池成为电池集成技术的新方向。目前,动力电池领域已成为汽车诉讼高发领域,比如宁德时代诉塔菲尔;同时随着我国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所以动力电池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竞争非常有利的竞争工具。
表3 动力电池研发创新主体累计专利公开量TOP20
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燃料电池系统方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程度已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上海神力、新源动力、潍柴动力(000338,股吧)等为代表的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已取得了技术突破,但与丰田等相比仍存在差距,对进口产品或国外引进技术有较大依赖,应进一步增强电堆、膜电极、催化剂、碳纸等核心材料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电堆的功率密度和寿命,加快推进国产零部件的规模化应用。
表4 燃料电池研发创新主体累计专利公开量TOP20
充电技术研发以传导式充电为主,无线充电存在标准必要专利风险
在国 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要求,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目前我国的充电技术主要集中在传导式充电,其中国家电网、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具备技术优势。换电技术的技术持有者较为集中,以蔚来、奥动、北汽新能源为代表,其中蔚来已推出其第二代换电站。无线充电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距商业化应用尚有距离,但值得关注的是,无线充电公司Witricity掌握大量基础核心专利,且正在积极运作将其专利技术写入标准,无线充电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风险不可忽视。
图7 充电技术累计专利公开量技术构成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呈现跨界融合态势
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研发齐头并进
在汽车行业“新四化”发展浪潮中,电动化是基础,网联化是纽带,智能化是目标,该“三化”一起发力促进出行模式变革。目前汽车的电动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研发齐头并进,为实现无人驾驶这一最终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8 智能网联汽车累计专利公开量技术构成
跨界融合构建汽车新生态,发挥差异化优势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传统整车企业的技术积累已不占优势。“智能化”“网联化”催生各产业跨界融合,国内上海博泰、百度、华为等通信及科技公司依托其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中。其中上海博泰作为国内科技公司代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利公开量在自主企业中高居榜首。
表5 智能网联汽车累计专利公开量TOP20
速腾、禾赛、镭神等初创公司依托技术创新领跑激光雷达市场
受益于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兴起,激光雷达正逐渐成为汽车电子领域新的增长点。速腾、禾赛、镭神等初创公司起步较早,依托技术创新领跑市场,且均有雷达产品推出。
图9 智能感知累计专利公开量技术构成
车联网通信技术标准必要专利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车联网通信技术主要掌握在通信公司手中,而车联网标准必要专利在我国尚无统一的收费标准,车联网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方式、许可费率等问题值得深入关注探讨。
表6 车联网通信技术累计专利公开量申请人TOP10
以高通、诺基亚、爱立信为首的通信企业希望将手机行业的许可收费模式复制到汽车行业,未来对汽车行业会产生重大知识产权风险;汽车产品零部件众多,复杂程度远超手机行业,按照汽车行业惯例是由供应商来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同时费率的大小应该考虑以专利技术起到主要作用的部件作为计费基础、对于产品的价值度贡献、功能的使用频次、可替代程度、许可方数量级的大幅增加等因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内30余家车企、通信企业和行业机构已于2020年成立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正在积极应对,促进不同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发挥专利技术对产业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最直接的体现,在做好研发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专利池运营、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政策制定等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抓住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充换电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发展的重要契机,高效运用知识产权形成产业竞争力,筑起中国汽车品牌的“护城河”,继续带领中国汽车民族品牌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产品和全新的战略适应“新四化”发展、向上突围,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将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