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未来智能教育发展可能有四条路:普及、融合、变革、创新。
关于普及之路,陈宝生说,中国将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让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知识进学科、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教案,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基本的意识、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素养、基本的兴趣。
关于融合之路,陈宝生说,要建立起教育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对接对话机制,将产业界的创新创造及时转化为教育技术新产品,稳步推进包括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设施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的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
关于变革之路,陈宝生表示,将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育平台,建立教育教学数据支持体系,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助力实现因材施教,构建智能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关于创新之路,陈宝生指出,中国将积极推动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汇聚优质学科资源和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整体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在教育领域的转移转化。
中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在校生2.76亿人,规模世界之最。陈宝生说,让孩子们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生活、就业和能力的准备,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命题。中国正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陈宝生还表示,中国努力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有力的科研创新支持,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
据悉,相关方面正在组织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谋划未来发展之路。(记者 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