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诺兰大片《信条》在全球收获惨淡票房……或许,在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期的当下,电影行业的凛冬依然没有过去。更值得电影业内人士担忧的是,观众已经出现难以沉浸观赏长视频的倾向。
“就算没有想看的片子也会矮子里面拔将军挑一个看一看,但现在自己看电影的习惯依然没有恢复”。一位微博上坐拥百万粉丝的博主如是说。
在B站(bilibili视频网站简称),许多影视区UP主推出如“10分钟看电影”等类型的短视频,对电影内容和剧情进行第一次提炼压缩,甚至配有独家视角的讲解;而后,抖音、小红书、刷宝等短视频博主,会用不足120秒的视频再次进行情节压缩,“1分钟懂大片”成为新趋势。信息内容的压缩与用户的普遍接受,让原本归属于长视频行业的时间和关注,被切分给碎片化时间下的短视频行业。
越来越长的电影时长,和越来越短的视频讲解提炼,到底预示着什么?
碎片化时间割裂了谁?
在短视频兴起之路上,“碎片化”绝对是个关键词。
原先,一部动辄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电影,只会成为人们完整闲暇的观看选择,这也就是观影人数周末最多的原因;而B站则以“10分钟带你看懂大片”的形式,化解了想看的电影过多与时间不足之间的矛盾;当下,短视频兴盛又带来一种更快速的了解方式,“1分钟带你快速看大片”由此兴起。
但在短视频兴起初期,这种“短平快”的信息传达方式却被屡屡质疑,“这就是快餐文化”、“碎片化不利于知识建构”、“作品内涵只能通过个人感受”等观点成为当时反对声的主流。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意识到,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导致碎片化时间的出现,短视频恰好解决了这个矛盾。有业界人士认为,“纵然碎片化时间存在诸多弊端,但当下人们只能选择尽可能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短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以刷宝APP为例,“电影研究生”等影视相关视频达人通过集中影视作品特点方式来展现内容。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陈檬工作很忙,996是隐形工作时间,“周日想约朋友看电影,时间也很难凑到一起”,她更倾向于在通勤路上、加班间隙和睡前时间在刷宝上刷几个电影类短视频来放松,“短短两三分钟,知道了剧情甚至包含了影评,值不值得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基本可以确定,别人聊起来也能说出个一二“。
即使仍有人把短视频称为“快餐文化”,但在现代生活压力下,用“快餐”来迅速填饱肚子,也未尝不可。
短视频能否撬动“大时代”?
不得不承认,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是改变视频观看习惯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海量信息本身也让长视频变得越来越难以适从。
短视频是生活节奏加快与信息愈发膨胀双重作用之下的产物。
据相关报告分析,视频制作正体现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且时效高4个重要特征。“传统的信息方式,很难让用户以合理的成本来获得更有价值的内容。”专业人士称。
从2016年诞生,到2017年崛起,再到当下的鼎盛,短视频行业注重发挥快捷、轻松、主题集中、内容重塑的特点来吸引用户,同时不断推动内容多元化、交互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关注的视频号越做越好了”,程力是一个动漫爱好者,但自从他步入职场后,留给动漫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于是,他更倾向于在刷宝上看动漫短视频来解压,“这样也不错,用最短的时间获取了最精华的内容”。
目前,短视频行业主要把内容创作者分为四类:普通用户(UGC)、专业用户(PUGC)、专业机构(PGC)和内容整合机构(MCN)。
通过不同类型创作者的视频创作,达到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效果,注重内容深度,同时兼顾创作广度。以刷宝短视频APP为例,与数千家MCN机构、近10万名短视频KOL签约合作,每天产出30余万条用户自制内容。
来自CNNIC的报告显示,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7.73亿,占网民整体85.6%,而短视频的发展,则跟长视频形成“此消彼长”的局势,《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已超过长视频。
“不是我不习惯看长视频了,而是我发现,其中很多内容我其实都不想看。”一位短视频忠实用户说。许多人开始意识到,长视频行业或许正面临一个转型窗口期,短视频行业不是长视频消费的“退而求其次”,而是一种精简与优化。
或许,长视频的主流时代正在逝去,而短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
类型: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