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已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深耕阶段。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透露,根据相关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为国民经济带来近2万亿元的增长。不少业内专家指出,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更佳有利的条件,有望构建十万亿元规模大生态。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GE公司(通用电气)提出,并率先推行了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但因为种种原因,Predix的发展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去年GE痛下决心,将Predix从母公司剥离出来独立运营,得到这一“利好”,GE股票在一天之内暴涨10%。
为什么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鼻祖在美国叫好不叫座?这里的原因除了Predix本身经营不善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业互联网其实并不是一张“网”,而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上互联互通的智能工业系统。这样一个“巨无霸”体系,如果缺少了来自顶层的设计介入,很容易陷入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境地。
而在这方面,我国“集中精力办大事”的特长得以体现。虽然起步稍晚两年,但是依靠举国体制优势,加速整合各方面资源,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正稳步快速发展。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8年2月,工信部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7月又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地方上也是争先恐后,花开遍地。
那么,在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信息化升级过程中,哪些IT领域有望分享这个巨大的蛋糕?应该注意到的是,工业互联网虽然规模惊人,但也并非“大锅饭”。其核心架构由基础设施(IaaS)、管理与开发平台(PaaS)、应用平台(SaaS)三部分组成,而落实到具体对象上,云计算、ERP、MES(制造执行系统)、DCS/PCS(工业控制系统)将成为最重要的参与者。
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阿里云无疑是最重要的玩家。继去年9月在重庆发布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后,11月又在广东发布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早在2015年,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就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产业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云计算等新技术会给各个产业带来巨大的提升机会,并将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爆发点。”产业互联网泛指各行各业,但制造业作为“一切行业之母”,中国又是首屈一指的制作大国,工业互联网自然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中心。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阿里云很早就在工业云上布局,如今已将竞争对手抛在身后。
而在应用层面,云ERP+MES则是核心中的核心:根据工业互联网的场景设想,通过云端找到分散在各个企业的工业设计、工艺规划、制造原料、制造装备、销售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需求并聚合它们。云ERP能够贯穿产业上下游,通过优化供应链关系和流程,实现跨企业的信息交互,整合各类供需业务。形成一个透明开放的生态系统,并起到资源配置中心的关键作用。
而整个平台建设的基础前提,正是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现场作业纳入统一管理,也就是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完成互联互通。前者是工业企业经营核心必备系统,后者则提供生产数据的实时信息。换句话说,云ERP+MES,不仅是一家企业提升软实力的必需品,从宏观角度看,它同时也是工业互联网的触角和入口。
国内云ERP的领军人物、iWorker工作家CEO蔡军先生向我们介绍:当云ERP与MES形成互联互通,企业就能根据变化的数据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让车间与公司决策层的商业目标保持一致。彻底解决订单交付难的问题。
据了解,云ERP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而MES在国内还尚未普及,属于半空白的市场。之所以现在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其他SaaS产品普遍表现不佳的背景下,云ERP+MES的订单却像雪片一般飘扬到iWorker这样的厂商那里。充分证明了找准需要比创造需求有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