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记者从第十五届中国广州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水务技术设备展)获悉,北京咖本水生态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与有关单位在展会发布世界首创的大气、水、土壤协同共治场效应水体矿化还原技术与设备。据了解,该技术目前已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进入应用。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保科技成果鉴定表明:“碳纳米矿化还原环境治理技术及配套设备,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在微电流作用下,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特点,可以将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充分分解,对藻类、黑臭水体及底泥治理效果明显,弥补了目前常规水处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科研成果展出后,已引起众多参展者的竞相关注。
众所周知,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有数据显示,我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45203条,总长度达150.85万公里;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65个,湖泊水面总面积达7.80万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间,通过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在环境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在水环境领域,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我国今后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
据了解,早在1997年我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面积类金刚石薄膜功能材料课题组科学家成功实现了金刚石碳材料的常温制备,并掌握了各种结构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千变万化的应用特性。有关科学家在一次研究中偶然发现:置于烧杯内水中的纳米结构的碳材料有气泡产生,测试表明气体成分是氢气和氧气,由此研发出利用纳米碳结构体通入微电流产生H自由基及OH自由基,点燃链式反应直接将水、空气、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及有害微生物分解还原为无害矿物,主动实现环境修复的技术和设备,使我国成为唯一拥有大气、水、土壤协同共治“污染水体矿化还原治理技术”的国家。该技术设备经投放市场后,先后完成保定北湖、内蒙古托克托、安徽巢湖等50余个污染水体试验与治理工程,其中,上海金铎禹辰水环境工程公司、河北美普兰地环保科技公司等用户反馈效果良好。
据介绍,场效应水体矿化还原环境治理技术具有大气、水、土壤协同共治,全方位实现污染水体生态环境修复的独特优势。水溶性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化肥、激素、有机污染物、单细胞藻类、病毒、细菌、重金属、酸根离子等,全部可矿化还原分解为无害自然矿物质;水体底泥中的沉积污染物也可以被分解到水体中按照水溶性污染物方式分解;该技术治理与传统的污染水体治理方法,如化学除藻、絮凝沉淀、投菌法、人工充氧曝气法、人工湿地等方法对比,该技术治理河道无需清淤,无需大型土建工程或过滤工程,无需添加药剂与菌种,无二次污染;可充分消除黑臭、藻华、淤泥,同时杀灭病毒、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可高效降解残留农药、人类药品、个人护理品等污染物。经过治理的水体会迅速恢复活性,充满溶解氧,达到自然净水状态;治理全过程无毒、无污染,治理后的流域环境非常适合多细胞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生存,同时具有对下游的覆盖性和对上游的溯源性,适合全流域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修复。
这一前沿科技将改变人们对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传统认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为我国环境科学展现美好未来。目前,北京咖本水生态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在科研团队指导下,已与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导师陈扬团队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大科研力量,致力于纳米碳矿化还原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深度应用开发,决心为环保领域的中国技术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为造福人类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