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 拼搏创新
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
本报记者 万秀斌 汪志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要求贵州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
2017年11月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这样诠释这一精神:“团结奋进”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奋发有为;“拼搏创新”就是要攻坚克难、敢为人先,推陈出新、敢闯新路;“苦干实干”就是要不惧辛劳、脚踏实地,担当实干、狠抓落实;“后发赶超”就是要不甘落后、跨越发展,弯道取直、赶超进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这一精神已成为全省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七十载征程,贵州人越来越自信,奋力向前行。
“拼”出志气与信心
这些年,“团结”这面旗一直被贵州干部群众高高举起,全省各级领导班子精心维护团结、自觉加强团结、带头增进团结,不搞无谓空洞的争论,风清气正,给“拼、干、超”营造了良好氛围。
百年复兴的征程,贵州等不起、靠不得,奋力追赶,只有一个字:拼!
两次请命赴战,萧子静毅然决然。2012年至2013年,萧子静到乌蒙山深处毕节市黔西县雨朵村驻村扶贫。2017年9月至今,萧子静亲任沙子坡镇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指挥长。
萧子静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脱贫攻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是百姓、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其实,拼的何止一个“萧子静”。目前,4万多名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拼在一线。
拼不是蛮干,拼中有创新,从贵州发展大数据战略的路径选择可见一斑。2014年,贵州省提出发展大数据时,有人质疑:一个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的省要搞世界先进产业?决心已定,贵州放手一拼,这一拼源自对自身比较优势的清晰认知:贵州有凉爽天气和清爽空气、有充足能源供应、有稳定地质结构,是西南陆路交通枢纽,是中国南方适合建大型绿色数据中心的地方。
如今,“说大数据必说贵州”的名气,证明了贵州“拼”之所值!
“干”出创新与精彩
不同于发达地区,苦干实干,贵州理解更深。苦之于贵州不仅意味着工作环境苦,还意味着难度挑战大。面对这样的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顶着苦实干、扛着苦实干、咬着苦实干。
贵州交通的巨变,见证了贵州人的苦干实干。
216米,一头连着山中小村,一头连着山外世界。没有这216米的隧道,村民要翻山越岭2个小时才能出山走到外面的大路;有了这216米的隧道,仅仅用几分钟就可以走向外面的世界。正是这216米,让邓迎香的第一个孩子因山路遥远耽误了救治而夭亡;正是这216米,山外用的是电、麻怀村点的是煤油灯,山外吃的是大米、麻怀村吃的是玉米。
13年的坚持,昏暗的山洞,村支书邓迎香领着乡亲们用锤用锄一点点向前掘进,麻怀隧道动工以来村民有一组统计:2300多支蜡烛,100多公斤煤油,打了2000多个炮眼,挖掘砂石1.5万立方米,投工5800多个……邓迎香说,别人用挖掘机在平地修路,我们用锤锄挖山洞,贵州修路的成本和难度是平原地区的好几倍。
如今,贵州用苦干实干让发展如虎添翼,打通了血脉,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今年,贵州实现全省“组组通”公路,把路修到村民的家门口,总里程达到9.7万公里。2015年,贵州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2018年末高速公路里程达6453公里。高铁、地铁从无到有,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127公里。
“超”出速度与质量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16个字,最后一个字是“超”,这其中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殷期待。贵州只要发展思路创新、敢拼敢干,就能够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后来居上。
生态文明,贵州先行。2016年,贵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是对贵州多年强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充分肯定。贵州敢于向自己“亮剑”,坚定喊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成立全国第一家环保法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司法体制,每年五级干部种树、五级干部巡河……这些年,贵州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连续举办10年。
总攻贫困,连战连捷。贵州减贫人数和减贫幅度、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840万人减到2012年的923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2013—2018年,贵州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68万人,2018年贫困人口下降到155.1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29%。
跨越发展,位居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摆脱了在全国长期落后的局面,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实现进位。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4.6%、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位,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6万亩,茶叶、辣椒、火龙果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位……贵州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坚如磐石的信念、顽强拼搏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电焊工成为“技能大师”
汪志球 李 宇
“滋滋滋”,厂房里传来电焊枪工作的声音,50岁的姜涛半蹲在地上,手拿焊枪,始终注视着枪下的焊缝。
焊接结束后,姜涛摘下面罩,满头大汗,身上还裹着厚厚的棉质工作服。室温高达30多摄氏度,他却淡淡地说,“习惯了,平时工作就穿这身衣服,不穿会被焊渣烫伤皮肤。”
工作32年来,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钳焊一班班长姜涛几乎时刻保持着高强度态势。1972年,3岁的姜涛随父母支持“三线建设”来到贵州。18岁,姜涛成为航天人,主要从事航天产品的焊接。
从进厂始,姜涛便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为要成为一名好工人。进厂第一年,姜涛的师傅带他不足两月便离开了工厂,对于刚入行的姜涛来说,基础打不扎实,技术就很难提升上去。怎么办?姜涛决定“偷师学艺”。在上班的8个小时里,他仔细观察师傅们干活时的每一个细节,虚心向他们请教;下班后,为了练习手握焊枪的稳定性,姜涛自己手绑沙袋进行训练,每天焊接钢板达到6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顽强、上进的学习心态,进厂7个月后,姜涛就取得了压力容器焊接合格证,正式成为一名电焊工。
之后,姜涛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2013年,人社部以焊工姜涛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国家级姜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姜涛成为电焊行业的国家级技能大师,获评“全国技术能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大师’不是荣誉,而是责任。”姜涛表示,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实现技术的领先,这就需要有人去攻坚克难、敢闯新路。
2015年,姜涛接受了一项重要使命——完成长征六号运载火箭起竖发射系统的主体焊接任务。面对从没遇到过的高强度合金钢,姜涛和他的团队反复“试错”。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成功发射,姜涛功不可没。
凭借一股敢闯敢试的韧劲,姜涛的技术更加成熟。“我只是在为成为一名好工人而努力着。”姜涛话音刚落,又拿起一旁的焊枪,向工作台走去……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
汪志球 罗 炼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过去、现在、将来,都要做出个样子。”近日,“时代楷模”黄大发来到贵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典型专题报告会现场,讲述了自己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1959年初冬,在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24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大队长,决心为村民干三件实事:引水、修路、通电。未成想,这句承诺他用了36年去践行。
严重缺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草王坝村面临最现实的问题。人畜饮水全靠一口枯井,全村人每天排队挑水。
年轻的黄大发斗志昂扬、干劲十足,面对高耸入云的山,他试验了许多引水办法,修修补补几十年,可水还是进不了草王坝。
时光会磨平棱角,却无法磨平心志。1989年,年过五旬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贵州枫香区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技术,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从头开始学习修渠知识,掌握开凿技术。
1992年,黄大发再次筹备修水渠,得到县、乡政府的支持,从当时拮据的财政里划拨了6万元资金和19万公斤玉米,县里的领导和他说,只需村里筹1万多元就够启动项目。
那一年,草王坝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80元。作为村支书,黄大发率先拿出了100元,让全家齐上阵参与修渠。村民赶着牲口,背着鸡蛋、黄豆到集市换钱,全村900多人一起集资1.3万元,200多人的施工队正式开工。
1995年,黄大发带领草王坝人历经三年时间在天险绝壁上凿出了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
从此,草王坝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水通了,电通了,水渠的成功让草王坝人相信了黄大发,更坚信自己。黄大发开始忙着带领村民开展“坡改梯”、修路、修学校……贫瘠的土地开出希望之花,焕发出勃勃生机。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