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雨奇
“论文写不完,被导师骂,求夸!”
“刚买的小白鞋被踩脏,公交坐过站,求喷!”
在大学生群体中走红的微信群组“喷喷群”和“夸夸群”最近成了网络热搜。被“赞”和被“怼”,到底哪种方式更受欢迎,大学生群体争论不休。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学生甚至就此打擂辩论。
图中,左为“夸夸群”右为“喷喷群” 图片来源:微信聊天截图
丧到怀疑人生?快来“夸夸群”
"夸夸群”,顾名思义,就是夸赞和掌声的聚集地。无论经历了什么,只要想被赞美,“夸夸群”成员都会及时送上表扬和赞赏。
相反,若是想找地方发泄情绪,那么只要打开“喷喷群”,就能尽情开启吐槽模式。
今年3月10日,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专业的安娜第一次加进了“清华夸夸群”。面对来自同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她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毕设(毕业设计)做不出来,可能无法毕业了,求夸!”一位同学在群里表达求赞美的诉求。几分钟内,就有无数溢美之词出现。
“你的毕设经过精心设计和思考,慢工出细活,还没做出来说明是一个优秀的作品。”安娜很快送上自己的赞美,尽管她并不认识这位学生,也不清楚他的毕设究竟做的什么。
学生们在”夸夸群”里求“赞美” 微信聊天截图
在安娜看来,活在“夸夸群”里很有必要:“谁都有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把不开心的事情扔进群里,听着大家互相赞美,很能舒缓压力。”很快,安娜便加入到数个类似的校园“夸夸群”中,不仅时不时夸别人,自己不开心时,也会在群里求夸。
就读清华电子系的方炳焜,是第一个在学校创建“夸夸群”的学生,在他看来,“夸夸群”的存在就是为了调节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能拉近人际关系。
当然,加入“夸夸群”也有“规矩”。在“清华夸夸群”的群公告里,就有这样的批示——
“清华夸夸群”公告截图
“建群第一天,就有200人加群,第二天中午群就加满了。现在这样的群已经有13个了。”方炳焜没想到,同学们对“夸夸群”热情极大。
实际上,类似的“夸夸群”在高校中颇为流行。近两周里,包括复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都出现了数个类似的“夸夸群”。
动图来源网络
一语骂醒梦中人?快来“喷喷群”
除了求夸,也有人求吐槽。负能量满满时,需要在批评声中激励自己时,他们选择在“喷喷群”里发发牢骚,或是求被diss,或是去diss别人。
早起失败,求喷……上课又玩儿手机了,求喷……
在一个名为“没排上队喷喷群”里,不少学生在其中吐槽自己没做好的事情,希望在骂声中“痛改前非”——
学生们在”喷喷群”里求“批评” 微信聊天截图
在“夸夸群”里找回自信,在“喷喷群”里让自己清醒。同时待在两个群的安娜看来,无论是求夸,还是求喷,都是一种情绪发泄的渠道。
而对于大学生小韩来说,“喷喷群”的存在更是给自己开启了一种“督促模式”。在小韩看来,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周围人碍于面子不会轻易告诉你。但在“喷喷群”里,只要敢说出自己的问题,就会被醍醐灌顶骂一顿,这样反而能督促自己做的更好。
喷好? 夸好?清华北大“神仙吵架”
应该在“喷喷群”的吐槽声中认清自己?还是该在“夸夸群”的赞许声中恢复信心?随着类似微信群组走红网络,不少网友也对学生加入这样的微信群发表看法。
在支持一方看来,加入“夸夸群”是一种生活仪式感,也是增加正能量的好方法——
支持一方认为加入类似群组有必要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留言
反对一方则认为:这是学生的一种虚荣心作祟,不应该被鼓励——
反对一方认为加入类似群组是在制造生活假象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留言
到底应不应该加入类似的群组?是“喷喷群”更合适还是“夸夸群”更有帮助?3月17日晚,来自清华、北大两所学府的辩论队就此话题在清华大学展开辩论,辩论现场引来大量学生围观。
赛场上,作为正方的清华大学,支持大学生们加入“夸夸群”。他们认为,夸奖比吐槽更有治愈效果,因为无论同学们是遇到学业负担还是被分手折磨,“夸夸群”成员都会找到新奇的角度为你舒缓压力,博你一笑。
清华大学机械专业大一的学生黄宇航,是本次辩论赛上的正方三辩。来自马来西亚的黄宇航对“夸夸群”这一新鲜事物感到新奇。在他看来,自从加入了夸夸群,身边的朋友们都变得友好起来:“等我放假回家,也会把这个新文化带回马来西亚。”
对这一观点,有网友质疑,近来被曝出因学业压力自杀的中科大博士,倘若当初也加入学校夸夸群,他会开心快乐地活下去,还是依然选择赴死呢?
辩论赛举行当晚,场外排起长龙。 现场观赛者供图
反方北大学生则认为,“喷喷群”才能更好为生活学习进步提供帮助。该方以考试不及格举例:“你考了61分求夸,别人告诉你还有考59分的,那夸完了你是打算退学吗?”引得现场一片笑声。
北大的辩手提出,社会压力太多,不是在夸夸群里求安慰就能解决问题。相反,学生更应该在批评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
赛场上,一名清华大学的辩手在总结观点时表明,无论是“夸夸群”和“喷喷群”,或许都只是昙花一现。但保存下来的喷喷和夸夸文化却会留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当中。敢怒敢言的同时,又不吝惜对他人的肯定和赞许,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
当负面情绪来袭,
你想被“喷”还是被“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