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流量还是砸招牌?
画说新闻
每到跨年夜,各大卫视的直播晚会都是舆论焦点。然而今年话题榜上最热的并非某个节目,而是“强制跳台”的奇葩行为——多地智能电视用户表示,在观看其他卫视的晚会时,突然弹出某省卫视的跨年广告,并被自动转台。
平时上网,动辄跳出的弹窗广告已够招人讨厌,而“电视弹窗”则更加难缠。对于前者,通过鼠标谨慎点击尚可关闭;但若想终结后者,遥控器已然失灵,用户必须重新开机。难怪有网友调侃,“黑科技已入侵我的生活!”尽管目前该省卫视及合作方已对此做出了回应,但负面影响远未烟消云散,原本不错的晚会内容,也因对“吃相”的争议无辜被喷成筛子,连带受损的自然还有品牌形象。
说到底,某些平台挖空心思频出怪招,就是为了收割流量。在“强制跳台”事件后,两大电视台分别宣称收视率“喜提第一”,撕得不亦乐乎。双方谁是谁非暂且不论,更值得追问的显然是:这些收视率背后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依常理论,收视率衡量着节目的受欢迎程度,理当与质量挂钩。然而眼下,流量和质量相背离的现象太过寻常,看剧为吐槽的尴尬比比皆是。就拿此次各家跨年晚会来说,支撑起收视率热搜率的似乎不是谁家节目更好,而是假唱、跑调、设备故障乃至“强制跳台”等槽点。既然收视率早就不等同于“口碑”,计算方法、统计口径的不同又往往使真实结果陷入“罗生门”中,那么再争来争去、甚至造假使计又有何意义?
早就有人指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不能“唯收视率是举”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科技手段加持的大背景下,如果仍“执迷不悟”,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家家都是收视率冠军,但家家节目都差”的双输局面。与其盯着收视率那冷冰冰又不靠谱的数字,想方设法博眼球,还不如自觉提升节目质量,做出有温度、有诚意的内容来。等节目质量上去了,观众必定会用“遥控器”投票,何苦再使出不上台面的花招呢。
项堃/撰文 李嘉/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