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6日讯(记者 许凌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吴舒睿)想知道“铅与火”到“光与电”的历史转变吗?请到我们这里来……最近,宁夏网上这句话被媒体炒得很是红火。什么情况?邻居大妈也念叨着,我也不清楚,反正暑假期间孙子、孙女的学校组织他们都往一个印刷厂里跑。
打通宁夏日报领导的电话,很快得到答案:原来是宁夏报业传媒印刷集团在搞转型发展,开辟出一个新鲜业务——文创,打造了西北首家活字文化+古法造纸为一身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基地。
高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成批下线装车的报纸和书籍。果然在印刷车间,几十个银川21小的学生在参观学习。“同学们,知道你们教课书是怎么印出来的吗?”印刷集团信息公司经理白羽高声介绍说:1993年我们国家北大方正创新研发的激光照排技术以来,为了使得印刷时间更短、精度更强、效率更高,近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引进消化日本、瑞士的CTP现代制版技术,目前印制你们一本教科书从前后需要20天、2天直至目前加急件仅用2个小时。
真的吗?学生们各个都听傻了眼儿。“你们看到的只是‘光与电’,不管多么神奇也离不开它的起源咱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啊?走,跟我去看楼下‘铅与火’的展室!”印刷集团的副总经理席朝阳的话音刚落,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拥下楼去。
走进这个能容纳上百人的400平米见方展馆,似乎在讲述造纸和印刷的历史及流程。仰视观看,展馆天花板上是一篇以活字为造型的描写中国汉字之美的小文章,右侧墙边是一排作品展架和几块活铅字展板,中间是一溜摆着印刷工具的桌子,进门处摆放了两个造纸的器皿。“同学们,一会儿等我介绍完传统造纸和印刷历史和流程后,你们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体验自己造纸自己印刷的过程,作品制作好以后还可以带回家”。席朝阳笑呵呵说。
为什么宁夏印刷集团为什么要建设文创教育基地呢?宁夏印刷集团总经理王文奇说:“我们这个印刷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级定点印刷企业。2009年经文化体制改革,直至2018年公司更名为传媒报业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业已发展成为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的现代印刷企业”。
一个国有印刷企业,转型向何处转、怎么转?创办一个活字文化+古法造纸为一身的微型互动展馆,通过介绍“铅与火”到“光与电”的历史转变,不用说60、70后会感兴趣,定会吸引80、90后的眼球。另外都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什么能比到这里通过生动的体验、触摸感受文化传承更有意义的呢?
说干就干。印刷集团有一批六十年代淘汰的铸字机,修好之后恢复了了活铅字印刷工艺,又去南方引进了造纸的原材料,就这样投资近800万筹办起来的“活字印刷互动馆”于2019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没想到,开馆后线上线下热度的不断升温或扩散。尽管每周只开放两天,短短两个月参观人数就达到了2000多人。其中有二十一小、实验小学、六小、七小等学生组成的参观团,也有黄河出版社、北方民族大学、交通管理局等单位组成的党建学习团。
“这个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基地办得好,很有创意!完全的还原了中国的传统工艺,为体验者提供亲近活字、亲手印刷的机会,让一个个充满古典意蕴的汉字在那一刷一印间跃然纸上,重新进入大众文化视野。”北方民族大学一位教授在留言簿上感慨地写道。
来过的学生和家长对这项活动更是拍手称道。银川21小的常景元同学留言:“老师带我们来这里参观体验,我觉得受益匪浅。既学到了知识,又能锻炼动手能力,自己做过以后再也不会忘啦!”还有一位家长留言:“体验中国活字印刷术,领受造纸、印刷发展历程,学习汉字历史知识,对于孩子和我都非常有意义。”
走出“活字印刷互动馆”,学生们激悦互动的场面久久挥之不去。活字,造纸,印刷。宁夏印刷到底做大了什么?记者感悟他们想让80、90后通过点点滴滴的互动、点点滴滴的触摸,认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感受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文化的传承,不能清一色地推行“高大上”的讲座,刻板枯燥地解读,宁夏印刷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最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