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至,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医院与智慧医保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5月8日,北京医学会协同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组织召开“首都互联网医院与智慧医保监控高峰研讨会”,百余位来自全国的权威医改和医保专家、医院管理者及行业专家齐聚北京,在医改亟需迈入新阶段的发展档口,共研如何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与医保融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开场即肯定了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他表示,互联网医疗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人民群众的就医解惑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疫情的发生与管控,更给行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经过疫情的考验,互联网医疗也逐步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效益正在日益显现,国家卫健委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了1100家,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第三方数字医疗服务平台的积极推动,其中也不乏大型公立医院参与的身影。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是最早一批探索互联网医院建设的省级三甲医院,其智慧医疗部主任朱兴国在分享经验时总结道:互联网医院建设需要管理思维,要以开放、创新、共享、合作的思维来去搭建。在建设过程中,省立三院通过与微医合作探索,从“支撑保障、标准规范、服务内容、运行机制、行为监管”五方面先行先试,让互联网医院助力医院的领先、特色发展。目前,山东省立三院专兼职互联网医护团队超过600人,提供在线咨询/问诊服务超过39万人次。
要让互联网医院更好发展,还需结合自身特色。广安门中医院是北京市第一家获得互联网诊疗资质的中医院,其信息化主任张红介绍,疫情期间广安门中医院除了依托小程序、App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续方、购药等便民服务外,还可通过在线舌苔状态检查实现复诊,提供如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服务。
作为创建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引领了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热潮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微医首席架构师李永正认为,互联网医院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更能为医疗机构和医生赋能,将宝贵的优质医疗资源充分释放,延伸服务范畴。2019年,北京微医全科中心就已成为北京首个拥有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实体医疗机构,目前微医旗下已有27家互联网医院,其中17家打通了医保,为全国2.2亿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优质服务。
互联网医院发展的讨论离不开医保。“医保与医疗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医保是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管理的有效杠杆。”国家医保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坦言。
随着医保支出连年上涨,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文件要求加强医保智能监控管理,看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郑杰认为,“医保智能化的管理需要医保管理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信息公司,如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AI智能筛查能力的企业共同推动完善。”
山东医保大健康平台智慧医保中心主任郝光升介绍,目前山东医保大健康平台接入智能医保监管系统,已经可以实现事前提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全流程监管。通过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手段,规范诊疗行为,从单纯管制向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转变,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则呼吁,要更关注互联网诊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他表示,只有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才能保证互联网医疗的正向发展。
正如应亚珍所提出,卫生健康保障领域的改革任务艰巨,而技术工具的创新是改革的加速器。从大医改的视野来看,互联网医院、智慧医保等新服务模式的快速发展,正是抓住了深化医改的新突破口,全面的数字化升级将成为一条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