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主办的“数据科学家训练营”在上外松江校区火爆开营,四十个参营名额被一抢而空。
“数据科学家训练营”是上外管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为全校学生搭建一个不出校园,却深入接触最新潮最前沿的数据分析技术的平台,是学校面向社会与全校开放的公共平台。结合国家提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上外提出的“多语种+”的学科发展战略,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通过大数据分析实践,为学校的课程提供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方面的水平与综合素质。
该实验室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前常务副理事长、国家高层次人才杨放春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硬件实力雄厚,拥有由32台服务器整合在四个机柜内的服务器集群,为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验室搭建了高端智能计算、大数据分析实验为主的实验平台,包括云计算实验平台、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平台与数据可视化系统在内的软件平台进一步助力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据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马宝君教授介绍,本次数据科学家训练营面向全校,计划通过两天时间,采用实际的案例为指导,实现从数据到建模再到最后可视化展示的全过程的学习,让零基础的同学感受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打开数据科学的大门,真正认识并了解大数据。参加本次训练营的同学,不仅能完整学习数据爬取、数据预处理和Tableau数据可视化工具等数据分析技术,还能收获由管院官方认证的“数据科学家训练营证书”和众多精美奖品。
上外管院本科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上外管院一直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面对新科技革命,结合学校办学使命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学院从文科或文理兼容为主,转向理科化、科学化和工程化的培养理念,提出“强基-融新”为核心的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强基”:旨在夯实学生数理、信息、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融新”:旨在融合前沿新兴技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强化数理信息基础知识,增强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神经科学等新技术与管理领域的互动融合和交叉汇聚,使学生具备运用新兴技术解决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
学院以重基础、抓前沿、拓视野为宗旨,紧密联系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神经科学等新兴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学院参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施勒商学院等国际顶级商学院模式,设置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两阶段课程体系:前两年“大类培养阶段”,将开设管理方法模块、经济计量模块、数学基础模块和数据科学模块;大二结束,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方向;后两年“专业培养阶段”,开设数字营销与全球管理、数据科学与商务分析、计算金融与财务管理、数字公关与品牌管理等模块课,以及持续更新的选修课程池,使知识与专业前沿接轨。大范围的更新课程内容,使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潘煜、王风华教授带领课程团队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等前沿技术,融入实验教学法,发掘课程新知识和新内容;马宝君教授《大数据分析》等一批紧抓前沿科技、交叉融通焕发新活力的课程,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同时吸引了许多跨专业、跨校的学生旁听;优势语言持续提升系统贯穿大学四年,利用上外无与伦比的语言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卓越的英文功底,学有余力者鼓励多语种学习。
除专业课程教学外,学院通过“学术启航计划”和“思维创新行动”等计划引领拔尖创新,锻炼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通过贯穿四年的全过程导师制提供充分的机制保障,建设跨学科、跨方法、跨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杨晓兰教授团队基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企业共建学生实践平台,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入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前沿技术对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前文的“数据科学家训练营”也是思维创新行动的一部分。
学院目前共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学5个本科专业,除近两年新增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外,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占比达到2/3。在优质课程培育和教育教学上,学院致力于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德才双育,积极参与教改和课程建设。近三年,学院已建成2条课程思政“课程链”,贯穿大学四年,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教改项目共5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一流课程、重点课程、示范性课程共6门,共有7门慕课课程立项建设中。
除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学院还打造了脑与认知科学应用校重点实验室,支撑神经科学与管理学新兴方向的发展。拥有“个体行为”—“群体反应”—“主观认知”—“大脑机制”全过程仪器和工具。包括1台功能磁共振(fMRI),6间ERP静音实验室,近红外脑成像、眼动、经颅磁刺激(TMS)、群体行为等实验室10余间。
近三年,本科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续五年无“灵活就业”。2020年度上外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全国第九,学院长期在学校位列前茅。20%的毕业生成功申请全球QS前50高校继续深造,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
本科生逐渐进入实验室成为科研主要力量之一,在SSCI/SCI、CSSCI等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如2018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与导师合作在Nature集团下属期刊发表论文。累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共88项,教育部资助创新创业项目共4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