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7月21日电 (张婧 高莹)7月盛夏,正是枸杞长熟的季节,甘肃玉门市境内茫茫戈壁滩被一片片枸杞田尽染红色。品质好的枸杞一斤卖三五百元,而品质差的只能卖三五十元。
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玉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降水少且蒸发量大,这些因素决定了该地生产的枸杞果品品质、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均属优质。据当地官方资料显示,玉门枸杞种植面积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如果只注重卖相而不注重内在品质,不精深加工,枸杞产业就只能停留在初级粗放阶段。”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王有科表示,创新玉门枸杞产业组织结构,即由原本“一套人马”管理田间、采收销售,逐渐转向技术研发、生产供应、田间管理、果实制干或深加工、品牌建设与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的专业化组织发展。
7月中旬,玉门特色农业发展与品牌建设研讨会召开。会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当地枸杞种植管理、产业链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研讨现场“唇枪舌剑”。
王有科建议,建立政府引导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政府整合政策资源,协调企业与产业管理部门及农户关系,支持项目与信贷融资,并搭建品牌建设与宣传平台。企业供应生产资料、技术培训与推广、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服务以及加工和销售,合作社与农户专心负责种植管理。
目前,上述这种经营模式在玉门个别企业初露雏形。他举例说,甘肃表青惠农农业发展公司以创新“零农残”植保技术应用、对接农户技术服务、鲜果收购制干、品牌创建与订单销售已见成效。
近年来,玉门市组建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和枸杞协会,枸杞产品远销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区。在超市货架上,冻干枸杞因口感酥脆,备受消费者欢迎,这种冻干水果采用航天冷冻工艺加工而成。另外,花碧绮冻干枸杞等6个农产品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目前,甘肃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重要种植地之一,随着宁杞1号、5号、7号等良种的示范推广,甘肃枸杞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尽管枸杞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也增加了,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科研水平限制,甘肃枸杞产业长期停留在卖原料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和质量体系均未健全。
企业代表李俊鹏在会上说,玉门枸杞应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户生产绿色有机产品,与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培养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枸杞产业研究队伍,从种植、生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全面开展对玉门枸杞的基础研究。
李俊鹏还表示,研发功能性食品、饮品、保健品等创新产品,使精深加工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如枸杞糖肽、枸杞特膳、枸杞黄酮、花青素等功能性产品成产业化生产,从而挖掘其增值潜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