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健康”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随着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发展,人民对蛋白质营养学有了新的知识,食源性低聚肽也已经成为健康产业的关键性功能配料之一,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运动食品、军用食品和特医食品等领域。食源性肽的工业化生产和肽类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为开展慢性病的营养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
图为会议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城/摄
为进一步加强食源性低聚肽国际间研究交流与合作,推动食源性低聚肽行业健康发展,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暨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在三亚召开。国际食源肽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了国际食源肽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研交流平台之一,本届研讨会围绕“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指出,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在会上指出,《国民营养计划》要求,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为进一步科普宣教健康营养知识,在本次研讨会上,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论坛将对食源性低聚肽、海洋胶原肽、小麦肽、玉米肽等做报告。为此,贾亚光建议各位专家将学术论文改编成科普文章,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广为传播,以反对伪科学和各种形式的谣言,及时纠正错误营养宣传。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更加关注身体健康。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不仅列入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承担着国家疾病防控理念从未病先预防和治未病模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蔡木易表示,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针对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研究进行交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分享肽科技全球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国际食源肽研讨会的未来、发展规划,旨在解决食源性肽资源利用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立足中国产业需要,放眼国际科研前沿,研发具有产业化价值、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国际健康产业技术创新和食源肽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蔡木易介绍,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效的促进了低聚肽产业的科学发展,比如日本京都大学的佐藤健司教授取得的胶原低聚肽在血液中快速吸收的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胶原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胶原产业也带来了良好的影响,目前以胶原肽为代表的低聚肽产品在中日和全球包括美国都形成了新一拨的消费热潮,参会的胡雯教授做的低聚肽的临床营养试验,已成为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开发方面的重要研究基础,这一系列的成果有效地提升了胶原低聚肽产业产品的应用水平,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转化的一个良好科学合理的途径。
在“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为鼓励和支持关于食源性低聚肽的营养与功能方面的研究,促进我国营养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推动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中食营科低聚肽营养研究基金”。会议现场,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颜如玉集团等基金发起方共同启动了“中食营科低聚肽营养研究基金”。
“我们将充分借助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智力优势和行业优势,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及生理特点,膳食结构,针对食源性低聚肽的营养性与功效性支持一系列科研项目,引导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颜如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中振这样表示。
截至目前,国际食源肽学术研讨会已分别在中国和日本举办了五届,为建立领先的食源性低聚肽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食源肽学术研讨会的未来发展规划,将有助于解决食源肽资源利用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同时,立足中国产业需要,放眼国际科技前沿,研发具有产业化价值、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国际健康产业技术创新和食源肽新兴产业发展。
据悉,国际食源肽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了国际食源肽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研交流平台之一,本届研讨会围绕“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爱尔兰、中国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健康行业代表逾7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