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芬兰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报告称,8月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仍在低位运行,但大额投资事件翻倍增长,互联网行业持续受到资本关注。受开放政策的吸引,外资私募正加速在华发行新产品。
据清科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8月创投与私募(VC/PE)市场共发生330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64.4%,环比下降18.9%;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220起,总投资金额为357.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1%,环比上升8.8%。
尽管机构投资案例数持续下滑,但大额投资事件翻了两倍。投资金额在1亿到10亿元之间的投资事件共发生59起,占比26.8%,共涉及金额168.14亿元,占比47.1%;投资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额投资共发生9起,占比4.1%,涉及金额159.45亿元,占比44.6%,比上月增长200%。
投资轮次从数量上看,排名前三的是A轮、B轮和天使轮,案例数分别为119起、56起、55起,案例数占比合计69.7%。在投资金额方面,位居榜首的是A轮,涉及投资金额82.29亿元;B轮涉及投资金额81.04亿元,居第二位;居第三位的是C轮次,涉及投资金额52.6亿元。
8月VC/PE市场投资共涉及21个一级行业。从案例数量上来看,IT、互联网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仍居前三位。其中,排名第一位的IT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86起;居第二位的是互联网行业,发生投资事件70起;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发生投资事件39起,位居第三。在投资金额方面,互联网行业再次吸引了机构的目光,获得89.67亿元融资,稳居首位;IT行业获得68.73亿元融资,占比19.2%,居第二位;汽车行业排名第三,涉及投资金额41.03亿元,占比11.5%。
8月共发生退出事件81起,同比下降52.4%,环比下降80.5%,共涉及企业18家。其中IPO退出涉及8家企业,并购退出涉及10家。清科报告分析称,由于科创板审核节奏已步入新阶段,即申报放缓、问询节奏回归正常的新常态,科创企业挂牌减少,因此IPO退出数量大幅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为积极稳妥推进私募基金领域的对外开放,基金业协会于8月初推出四项具体配套政策:一是明确外资私募实际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二是明确外资私募基金投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标准;三是为外资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资经理开设英文从业资格考试;四是放开外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基金业协会表示,四项举措为外资私募管理人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商事环境,也向国际市场传递了中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号。通过这些政策,桥水、元盛等更多优秀的海外基金公司和海外专业人才进入中国市场,为广大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专业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国基金行业实现充分发展和完成普惠使命。基金业协会表示欢迎外资私募管理人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华展业范围,申请开展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
受开放政策的强力吸引,外资私募正加速在华发行新产品。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公示信息,到目前为止,已有21家外资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除野村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霸菱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德劭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3家暂未备案产品外,另外18家外资私募已备案51只产品。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