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是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自身条件限制,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对银行融资依赖度较高。调查发现,当前农户在向银行融资过程中普遍受补偿机制欠缺、风险管控能力薄弱、银行供给意愿不强、可选择创新金融产品少等因素困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的症结之一,亟待解决。
通过梳理,笔者认为当前农户融资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户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规模小、生产周期短、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大,突发的自然灾害往往使农户遭受巨大损失。当前,地方政府因受财力等条件限制,对农户的弥补保障机制普遍不够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执行普遍也不够到位,导致遭受损失的农户在缺少补偿机制下多数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同时又极易被银行断供、断贷,恢复生产极其困难,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造成银行坏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投放农户贷款的积极性。
风控能力薄弱制约信贷投放。调查显示,当前农户主要存在两方面风险控制“短板”。首先是缺乏市场调研,技术和管理落后,对生产经营风险控制不足,造成经营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导致贷款偿还能力低。其次是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尚待加强,农户对信用风险所形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意识淡薄,逃贷、拒还贷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导致银行对农户融资授信条件更加苛刻,甚至出现对农户不敢贷、不想贷的现象。
小额信用贷款满足不了农户规模融资需求。当前农户融资主要以银行小额信用贷款为主,其特点是期限短、额度小。随着农村产业高速发展,农户正逐渐趋向水产养殖加工、设施农业开发、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生产周期也越来越长,仅靠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金融产品创新缓慢制约农户融资渠道。从调查看,当前农村信贷产品抵押物种类单一、担保方式不够丰富,满足农户快捷、便利融资需求特点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很少,再加上贷款程序繁琐、办理时间长,有的急于用款农户不得已转向利率高、门槛低的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融资。近年来,虽然随着农村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确权政策的推行,为银行推出更多针对农户创新融资产品提供了可能,但受“两权”确权认证进展缓慢、缺乏相关配套措施等因素影响,银行“两权”抵押贷款进展依旧相对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
完善农户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农户生产经营贷款风险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银行+保险+担保补偿”措施,探索建立农户联保模式,实行个人申请、农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等,增强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此外,还要有效降低银行信贷资金风险。
推动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强化风险责任意识,选择经营项目时,应对管理、技术、市场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估,降低产生经营和信用风险的几率。同时,应尽快建成涵盖农村农户基本信息、主要收入来源、生产资料、融资需求等信用信息的农村农户信用体系,不断完善农户信用评价办法,形成“农户+征信+信贷”的融资模式,扶优淘劣,实现双赢。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银行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农村农户信贷产品;结合农业生产周期特点,简化审贷流程,快审快放;降低贷款利率,适度降低农户融资成本;防范风险的同时扩大农户信贷投入,力争实现“对象精准、应贷尽贷”,为农户融资提供“绿色通道”。
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政府应加快实施农村“两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给农户“确实权、颁铁证”。同时,银行还要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创新“两权抵押+担保”或“保险及订单农业+保险+期货”等多种贷款模式,解决农户抵押物匮乏、信用额度小与不断扩大的融资需求之间矛盾,助力农户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