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31日电 题:中国石油17载接力扶贫 新疆边境县告别贫困
新华社记者顾煜、杜刚
夏收时节,新疆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的麦田一片金黄,喜获丰收的木拉汗·帕哈提正在抓紧时间收割剩余不多的小麦。
“以前这里是荒地,什么都没有。”远眺麦田,木拉汗·帕哈提说,“这块地培育了两年,今年我签下了三年的小麦生产供应订单。”
吉木乃县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2002年,吉木乃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就在那一年,中国石油确定定点帮扶吉木乃县,17年来先后选派11名干部挂职,投入2229万元实施18个扶贫项目。
木拉汗·帕哈提的改变就源自中国石油的扶贫项目。2015年,吉木乃县第一家有机面粉加工企业益康面业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石油定点扶贫干部通过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确立发展有机农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19年,在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和国内有机认证基础上,通过评审,成为新疆唯一一家获得欧盟认证的有机小麦种植企业。
“现在我们通过农民+企业帮助贫困户增收。”吉木乃县副县长、中国石油扶贫干部杨建东介绍,有机面粉加工项目采取“企业+种植基地+农户”模式,与当地乌拉斯特镇、托斯特乡等农户签订协议,每年向各村158名建档立卡户支付10%固定收益金,平均每户因此增收2500元。
自2016年开始,中国石油在吉木乃县先后实施畜牧养殖、牛羊肉加工、面粉加工等扶贫项目,为建档立卡户增加628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就地帮扶、就近就业。
其中,中国石油投资300万元在吉木乃县实施骆驼养殖合作社项目,为251家贫困户购买300峰骆驼。项目启动的2016年,喀尔交镇萨帕克村牧民木拉提汗·托留拜家分到了1峰骆驼。
“现在我都有6峰骆驼了,除去成本,我每年养骆驼可以赚2万多元。”木拉提汗·托留拜说,1峰骆驼每天产奶2至3公斤,日均净收入近80元。尝到甜头的木拉提汗·托留拜又陆续买回4峰骆驼,“今年我还要再买几只。”
“通过养骆驼每家平均增收超过万元。”杨建东说,骆驼养殖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变散养为集中养殖,牧民集中养殖+代养形式极大节约人工成本,同时,依托驼奶、驼绒、驼峰、驼掌、驼肉进行深加工,贫困户的钱包越来越鼓。
而在50公里外的托斯特乡,中石油帮扶的庭院经济也让不少贫困户告别过去的生活。自2018年开始,中石油先后投资390万元实施庭院经济项目,300户牧民利用自家0.5亩庭院种植菜苗、果苗,养殖鸡苗。
“有了中国石油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我家的鸡舍建起来了,菜园也变大了。”牧民巴吾尔江·马合苏提汗参加中国石油的扶贫项目培训后,学会种植果蔬,饲养土鸡和改良牛。“现在我家的鸡已经供给周围食堂和饭店了,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收入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也让游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巴吾尔江·马合苏提汗定居下来,不再赶着牛羊四处转场,每天还可以洗上热水澡。
2018年吉木乃县整体脱贫。杨建东说,今年中国石油将投资800万元实施牲畜养殖、农牧产品深加工项目,与吉木乃县携手精准帮扶,防止返贫,共同稳固扶贫成果。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李润发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