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1日讯 2019年7月30日,由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聚焦文化产业――艺术与资本的融合、碰撞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东景缘(百年古刹智珠寺殿内)举行。
聚焦文化产业――艺术与资本的融合、碰撞与发展论坛现场
论坛上,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茂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秦文焕、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蔡国栋、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黎涛、法国鬼才导演及制作人吉尔?玛萨拉出席现场,共同深入探讨了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文化产业政策、文化金融、剧院演出与艺术电影等方面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在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文化产业进入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被赋予的期待和使命。
文化产业进入发展高峰期 精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会上,各方嘉宾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表达了观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文焕女士表示,“现在正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高峰期,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纷纷涌现,这对于演出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民对文化的消费能力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占GDP比例持续提升。近年来,观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逐渐提高,对文化产业内容产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提高促进了内容产业的提质升级,使得演出行业不论是在引进项目还是自制剧目上,内容和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了很多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
据悉,由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出品,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引进的法国原版琵雅芙舞台音乐传记《玫瑰人生》将于7月31日―8月11日登陆北京。《玫瑰人生》由法国鬼才导演吉尔?玛萨拉指导,被誉为“琵雅芙继承人”的法国青年演员安妮?卡雷尔和娜塔莉?勒米特主演,演出已在全球50个城市上演超过300场,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站和广州站的巡演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文化金融助力 加速文化产业版图扩张
近年来,文化金融在宏观金融政策影响下呈现新形态,融合趋势更加明显。随着文化产业纳入到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体系之中,文化产业相关的文件陆续推出,政策激发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也开始促使各个细分市场下沉,加快文化精品内容生产质量的提升。文化行业增长从IP纵深式增长,转向内容跨界赋能型增长,行业面临极佳重构时机。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金融力量将继续为实体经济赋能,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金融将源源不断的助力文化产业扩张新版图,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北京文投集团及下属各成员企业通过发挥“文化+”平台作用,积极打造首都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将文化领域作为重点投资方向的同时布局文化产业高端环节及前沿领域。不断推出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和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更多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和基础服务;而文化中心基金作为文投集团金融板块的重点企业逐步深度参与文化内容精品制作领域的投资、制作及运营,也将在文化产业内容端多点布局,垂直打通文化市场各个环节。
文化消费持续增长 文化产业被赋予更高使命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文化产业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和使命。文化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整个行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合格的文化产品提供者、有温度的文化消费引导者及有责任感的文化平台服务者。丰富文化内容、提高产品质量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注入丰富内涵。
演出行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的一部分,近些年表现亮眼。2018年仅北京一地演出票房收入高达17.76亿元人民币,观众人数增加至1120.2万人次,演出场次增至24684场,市场再创新高,一线城市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会上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黎涛也表达了电影在文化产业上的巨大作用。艺术片作为文化领域看似小众的艺术形式,有着强大的观众号召力。“以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日常放映为例,我们在北京拥有小西天和百子湾两个艺术影院,仅2018年放映就达到900余 场次,策划举办了几十场展映活动,人气旺、口碑好,在艺术电影推广方面形成了很大影响力和吸引力。”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