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并轨有利于提高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理顺资金价格决定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本报记者 陈姝含
利率并轨改革是热议话题之一。日前,央行行长易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存贷款利率要分开走。存款基准利率仍将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以免出现存款大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要进一步改革,贷款基准利率淡出,由市场化报价利率来取代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参考中期借贷便利等一系列市场化利率。
“推进利率并轨改革,从而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利率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双轨制,即尚未完全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和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利率并存。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利率双轨制出现较多问题,从而影响了金融发展。
苏剑归纳了利率并轨的四点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理顺资金价格决定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可以改变国企融资约束低的局面,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有利于改变银行系统负债短期化的问题,降低银行体系的负债成本,提高资金的稳定性。四是能够提高银行独立市场主体性,增强银行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有利于银行产品提高创新水平和服务水平。
利率并轨将逐渐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而在这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苏剑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须遵循若干金融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环境、渐进性的改革方式和以金融创新推动改革等。
具体有四个方面:第一,继续加大利率市场化定价的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规模,降低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在金融市场的比重,为平稳推进利率并轨提供稳定的宏观市场环境。第二,选择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自我约束能力强、适应利率市场化冲击能力高的商业银行,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第三,在货币政策操作中更多运用利率等价格工具,重点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特别是基准利率体系。第四,稳中有进地采取渐进式做法,强化市场的监测与行业监管。银行机构与监管部门不能坐等改革,而是先行改革,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中国贷款基础利率定价机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苏剑表示,自2013年10月中国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与发布机制建立并运行以来,贷款基础利率应用工作逐步开展,贷款基础利率的定价影响力日益强化,基准性逐步确立,为贷款定价提供了重要参照,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取消央行贷款基准利率提供了重要支持。
苏剑表示,进一步完善贷款基础利率,首先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贷款基础利率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银行自身定价技术水平和自主定价能力。其次,加强中国银行业协会在贷款基础利率完善过程中的作用,引导行业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推动同业定价协调机制,从而提高整体银行业的稳健性。另外,增强银行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从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等方面开展工作,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实现精细化的利率定价管理。还须完善配套措施,为贷款基础利率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稳定的宏观环境。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