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洋
日前,三胞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因流动性紧张,资金周转困难,所发行的“三胞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不能按时于2019年7月8日兑付应付利息及本金。这已经不是三胞集团相关债券首次实质性违约。除此之外,近期另有多只债券发出“到期付息存在不确定性”的预警。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风险较2018年有所缓解,但整体风险水平仍维持高位,新发生违约主体持续增加,违约金额居高不下。目前债券违约仍然较多,不过整体违约率不高,违约风险依然可控。
民企违约案例增加明显
刚刚过去的6月,信用债新增3家违约主体,较5月违约率有所上升,民营企业违约率仍处高位。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表示,6月总计14只债券违约,其中,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央国企,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为公众企业,银亿股份有限公司为外资企业,其余的均为民营企业。而新增的3家违约主体,北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腾邦集团有限公司均为民营企业,发行时主体评级均为AA。
尽管去年四季度出台了部分支持政策,但受2019年仍为回售高峰、刚兑信仰逐步打破、尾部发行人再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节奏依然较快。
“2019年上半年违约节奏同比提升,环比放缓,新增违约主体数量与违约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黄文涛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违约主体19家,较2018年下半年新增违约主体数量下降38.71%,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11.11%;2019年上半年违约债券共计96只,涉及规模694.59亿元,数额同比增加、环比减少。
从违约主体性质来看,民营企业仍然是违约主力,违约主体中上市公司占比在四成左右。黄文涛认为,2019年上半年民企的实际融资状况仍有待改善,再融资压力较大,新增的19家违约主体中,有18家为民营企业,民企仍为主要违约主体,占比高达94.74%。同时,受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高企等因素影响,今年新增违约主体中有8家为上市企业,占比超过四成。
“统计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各月累计违约率情况,无论是按照主体统计还是按照金额统计,民营企业累计违约率均高于总体累计违约率。”周冠南表示,从违约等级来看,AA及AA以下等级的债券违约数量较多,在122家违约主体中,AA评级最多,其次为AA-。从公司所处地区来看,违约主体所在省级行政单位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山东省、江苏省、北京市。
从违约行业分布看,自去年以来,违约主体主要集中在商贸、化工、食品加工、有色和民营公用事业领域。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违约主体中,化工和轻工制造行业同居首位。黄文涛分析称,不同于2015年和2016年违约行业集中于产能过剩领域,今年上半年违约主体的行业分布较为分散。
此前不久,中诚信国际总裁周浩表示,总体来看,今年信用债违约风险虽然较2018年有所缓解,但整体风险水平仍维持高位,且风险依旧集中爆发于行业尾部或资质较弱的民营企业中。信用分化趋势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低等级发行人融资难度依旧较高,信用债内部等级分化明显;二是投资者对于民营企业仍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民企和国企的融资情况持续分化,并且不同资质的企业信用利差也呈现分化状态;三是民营企业信用资质内部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大。
多因素引发违约出现
7月3日,受原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某事件影响,公司相关债券价格快速下跌。这一现象,也再度引发市场对于企业,特别是民企实控人问题的担忧。
“历史上,企业实控人出现问题轻则影响公司短期发展,重则造成公司债券违约,进而破产重组。曾经有多起控制人风险事件引发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或债券违约的情况。” 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表示,通过比较几家经历过实控人风险的企业可以看到,由于公司在项目合作、经营往来、银行融资、债券借款等方面都与实际控制人密切相关,一旦实际控制人出现风险,可能导致企业信用短期剧烈收缩,资金链紧张,最终导致债券违约甚至破产重组。这一点,在民营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当然,企业实际控制人风险只能说是信用违约的导火索,部分企业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才是引发违约的主要因素。
周冠南分析称,从微观角度以因素分析法对2018年全部40家违约主体进行逐一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当年违约高发的前六大因素分别是:盈利能力弱、应收账款或业务模式问题、对外投资激进、再融资困难、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股权质押或冻结。
从今年6月新增的3家违约主体看,相同特征都是民营企业,但具体因素也各不相同。周冠南分析,6月违约案例中,腾邦集团属于投资激进且股权质押导致无法通过变现缓解危机;南京建工因为盲目扩张,过度担保导致现金流紧张进而构成违约;北讯集团则可能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虽然信用债市场已度过了2018年4季度的寒冬时期,宽信用和民营企业纾困政策的陆续出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民营企业投资激进的经营策略性问题、财务造假背后反映的偿债意愿问题,绝非依赖一时的政策导向就能改善。”周冠南表示,当今商业环境之下,企业家精神尚不成熟、对外投资缺少理性、信用市场缺少诚信、财务报表存在舞弊等问题,仍是导致民企违约的重要原因。而在部分民企出现了由于五花八门原因导致的违约之后,更多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由此带来的信用恶性循环值得高度关注。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