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报告厅,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会后,优秀特岗教师巴世阳(右一)和克地也木·木合旦(右二)接受在校师范生献花,鼓励他们毕业后投身广阔的教育事业。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从1.6万人,到10万人,是“特岗计划”从2006年启动到2019年的招聘人数变化。
新世纪初,一些地方“教师荒”曾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随着“特岗计划”的实施,一批批青年选择到农村去,改变农村教育的未来。
如今,75万名特岗教师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000多个县,为3.7万所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他们被誉为农村教师队伍“换血的一代”。
9月3日—9日,由10位优秀特岗教师组成的2019年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走进河北、甘肃、河南、青海、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北京共9省份师范院校举行巡回报告,让人们走近、了解了这些选择特岗教师、奋斗在特岗教师岗位上的青春故事。
选择并坚守农村教育
摩托车在大片的玉米地里穿行,坐在校长后面的杨瑞问:“学校有多少学生?”
“不到100人吧。”校长含糊地答道,接着列举了一些学校面临的现实困难:学校偏远,年轻教师留不住,课程开不齐,家长信不过,“总在流失生源”。
这是2013年8月,杨瑞去吉林农安县洼中高农场中学报到的第一天,那时县城到学校不通车,校长特意来车站接她。学校坐落在一大片盐碱地上,到校后,杨瑞发现,校长口中的“不到100人”实际只有7人,整个学校只剩下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怕你不来,只好这么讲。”校长有点不好意思。
杨瑞没有感觉被“骗”,反而很受触动,“学生少一点不打紧,我对他们可以更精心一点”。
此后的几年,小小校园成了杨瑞和孩子们共同的家,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学校里第一次举办了运动会,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也逐步提高。
9月5日,伴随2019年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成员杨瑞的讲述,广西师范大学600余名师生几乎没有人走出报告厅,也没有人玩手机,学生们说“感觉特别美好”。
因为特岗教师,很多农村学校终于来了年轻教师,教师结构得到优化,学校里开设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美术、体育课,也给山里的孩子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气息。
慎魁元出生在江西修水的大山里,“山太大,没人愿意来当老师”,小时候每次上学,慎魁元每周日都要和姐姐弟弟一大早就带上菜和米出发,走几十里山路,下午才能到学校。
对不少特岗教师来说,之所以选择走上这个岗位,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而这段经历也正是影响慎魁元选择特岗教师的重要原因,他想要帮助跟他一样的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成为江西修水县湴浆小学的第4名教师,也是这所村小唯一一位年轻教师。报到那天,校长专门放鞭炮迎接他,见到热情的师生,慎魁元红了眼眶。
今年是“特岗计划”实施的第14个年头,也是石明警在贵州毕节赫章县双坪乡初级中学的第14年。
14年里,石明警不是没有想过去更好的学校。第8年时,石明警曾通过了县城学校的教师招考,有进城教书的机会。那年开学,孩子们得知情况,哭着给石明警打电话。石明警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满脑子都是学生抱团哭泣的场景。
那一刻他意识到,他的教师生涯和他的青春一样,已经与那所学校和那些孩子不可分离。
“我好像突然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就是最需要你的地方才是你最恰当的位置,而最需要我的,是双坪可爱的孩子和淳朴的家长。”当天下午,石明警放弃去县城教学的机会,坐车回到了学校。
“我肃然起敬。”听了石明警的故事,贵州师范大学学生李宣说,报告让他真正了解了特岗教师,对教书育人有了更加可感的认识。
徐贺宇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今后我会以优秀特岗教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磨炼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要在师德修养上不断提高,用爱心、耐心、恒心,不负国家培养,让青春在讲台上闪光。”
是老师,更是亲人
9月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报告厅,在蔡明镜的讲述中,一个遥远的教学点在台下300多名师生面前逐渐清晰。
湖北丹江口市彭家沟小学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南水北调库区一个偏远半岛上的教学点。
开学时,有的家长骑着摩托车,有的划着船,跋山涉水把孩子们送来,他们有的连头盔、手套都顾不得取下,就跟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这场景让蔡明镜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好每个娃娃。
学校一共有49名学生,30多名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来到学校4年多,蔡明镜一直住校,她给学生套过被子、洗过头发、剪过指甲,而2015年大学毕业的她今年才刚满25岁,还是母亲眼里没长大的孩子。
华中师大文学院学生苟文娟深受感动,“有爱在,就没有孤岛。特岗教师对学生的爱让我动容,也坚定了我毕业后回乡任教的决心。”“蔡老师是我以后工作中的‘明镜’,她让我知道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只要自己肯用心,肯尝试。”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公费定向生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吴皓跟记者分享。
张杰的经历则给在场师生展示了特岗教师的别样人生。在特岗教师岗位上,张杰与同为特岗教师的另一半约定终身。两人在山西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初中当老师时,起初家长并不信任这对特岗夫妻,开学时,全班50多名学生,只有30多名报到。他和妻子借了辆摩托车,一个村子挨一个村子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两人花了10多天,成功劝回20多名孩子。
从那时起,张杰夫妻一直坚持家访,摩托车在一个个村子间行进,累计行程近万公里,“夫妻班”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在河南濮阳市范县颜村铺乡第一中学,巴世阳收到过孩子们送的一兜兜野菜和治疗冻疮的偏方,她还把孩子们写给她的小纸条收集起来,视为自己的财富。
杨瑞想起孩子们毕业那天,他们走一截,就回过头跟她挥手;再走一截,又回头,跳起来挥舞着双手。“看着他们逐渐缩小的背影,我慢慢体会到,他们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孩子。”
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光亚说,14年来,甘肃省有4万名特岗教师扎根甘肃农村,为甘肃教育改革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全省广大教师和未来有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同学们,以优秀特岗教师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脱贫的践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照亮农村孩子的未来
从偏远半岛到繁华都市,隔着千山万水。如何让库区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优质的教育,蔡明镜一直在尝试。
蔡明镜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引入一门门网课,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校还开设了直播课堂,当孩子们第一次出现在屏幕上时,还以为自己上了电视。
种种改变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了特色课程,带着孩子们学编程、写书法,小小教学点有了变化。
特岗教师们正用自己的智慧,开创着农村教育的未来。这让青海师范大学学生李艳感触颇深,“他们扎根在乡村教学第一线,不仅要克服种种困难,还要与时俱进,用智慧传递知识,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平凡而伟大”。
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太平庄中心学校教师杨晓帅所带的一年级51名学生中39名是留守儿童,一开始,孩子们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为了让教学更直观,杨晓帅制作了满满四大筐字母教具、动物卡片和水果图片。
2009年,河南濮阳市范县颜村铺乡第一中学迎来了第一批8名特岗教师,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等到巴世阳2014年来到这里时,学校已有40多名特岗教师了。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有了读书社和广播站,成立了太极、武术、话剧等十几个社团。
执教10多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小学教师袁艳敏在校长的支持下,让乡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参观了大学博物馆,第一次登上少年宫的舞台,第一次有了科技节。
克地也木·木合旦在新疆阿克苏市第八小学开设了心理咨询室,3年来,为100多名孩子做心理辅导。
为让孩子们重树信心,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回民中学教师王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不断激励他们,让每个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潜力。
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特岗教师是历练,是摔打,更是收获,他们借由孩子们的成长,看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
去年,蔡明镜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在三亚领奖时,蔡明镜站在海边,举着自拍杆给孩子们直播看海,孩子们没见过大海,虽然隔着手机,但大家都沸腾了。
蔡明镜对孩子们说,“老师相信,你们能走出大山,看到真正的大海。”
他们是75万名特岗教师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正是这样一群教师,给山村的孩子带来了知识的火种,照亮了他们走出大山的路。
过去14年,特岗教师在3年服务期满后,超过90%都选择继续留下。他们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选择了农村教育,改变着乡村孩子们的命运和未来。
“通过聆听这些优秀教师的特岗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做一名特岗教师的艰苦,能够在基层踏踏实实地去接触教育最真实的模样,是一生的幸事。我期待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能走向讲台,让自己的青春在讲台上闪光。”西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廖艳冰说出了这群“未来教师”的感受。
(统稿:记者 王家源 采写:记者 周洪松 程墨 李伦娥 李见新 尹晓军 周仕敏 王英桂 通讯员 党波涛 张紫微 鄢紫红 王梦婷 杨心怡 高文博 李思沅 甘秋婷 景应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