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光有资金投入、只靠某一方发力是不够的,需要更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全社会参与、多部门保障、多环节衔接,推动公共产品增加供给,提高质量
3月25日,一名男子在北京东单篮球场打球时心脏骤停。幸运的是,隔壁羽毛球馆有一群协和医院的医生;更幸运的是,这个球馆刚好有自动除颤仪AED。经过医生们的努力,患者被大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如果没有AED,后果不堪设想。AED能使心脏骤停5分钟内的存活率从5%提高到75%,是真正的“救命神器”。长期以来,我国仅有部分城市的机场、地铁站和运动场馆配备这一设备,但会用的人不多。理想的情形是每10万人配备几十台到几百台AED,相当比例的成年人能熟练使用。
AED推广难,是哪些环节卡壳了?看资金门槛,一台国产机只需几千元,财政出资或者政企共建,在主要公共场所先慢慢配起来,不是难题。卡就卡在维护、宣传、法律等管理短板上——设施谁来维护?谁有权使用?谁负责培训?使用这一设备除颤,没救活发病者是否担责?这些问题没答案,AED难以推开。
“硬件”不差钱,“软件”不给力,类似的“公共服务困境”需要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加大,公共设施持续升级并且主动对接公众的多元化需求。比如,越来越多的机场、车站、公园、文化场所、居民社区配备了自助借书柜、公共手机充电插口、公共轮椅、婴儿车、饮水机,方便大家使用。但在一些地方,借书柜上锁蒙尘、充电插口损坏后没能及时维修更换、轮椅借用手续繁复、饮水机里没有水……诸如此类,资金投入到位了,但不能用、不好用,钱其实是白花了。
实践证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光有资金投入、只靠某一方发力是不够的,需要更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全社会参与、多部门保障、多环节衔接,推动公共产品增加供给,提高质量。
公共服务最终落地,需要多部门强化联动。比如推广普及AED,“买”需要财政资金支持,“管”需要公共场所责任主体管理维护,“用”需要卫健部门指导,“教”需要教育部门、公益组织配合,此外还要在宣传、法律等方面提供支撑。只有环环相扣、劲往一处使,新型机器才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救命神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使用这些公共服务,反馈意见、建议,可以促进相关方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那一环节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公共服务形成良性的“闭环管理”。
完善公共服务,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要协同发力。政府在保基本的同时,可以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提供融资便利、增加税收优惠等方式来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更多公益组织和商业机构参与进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社区养老、托幼,农村文娱、体育设施,城市共享单车、停车场等公用事业可尝试通过市场竞争、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进行建设和运营,更灵活地满足公众需要。
民生需求日益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也应拓面、增品、提质。一方面,服务质量标准要更详细、更具操作性,无论是涉及面比较宽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是像AED这种部分群体需求强烈的“特殊服务”,都应保质保量。即使做不到“高水平”,也要一分钱一分货,让财政投入物有所值。另一方面,要围绕群众需求,完善公共服务的“全产业链”建设。比如,涉及养老服务,需将养老机构建设、养老金水平提升、大病保险和长期护理险支付,与医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统筹考虑,打通上、中、下游“梗阻”。此外,相关领域要完善立法、强化监管,更好地保护好公共设施设备,明确服务提供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公共服务的全民共建、共享。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也要量力而行,切忌大干快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一步步把工作做实,让每一分钱的公共投入,都能实打实增加百姓的获得感。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联合出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在托幼、家政、养老、学前教育等27项公共服务上补短板的具体任务,期待经过齐抓共管,使更多便民利民服务走近身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日报》( 2019年03月29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