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约定时间,黎星来了——一身宽松的蓝色T恤、短裤,光脚穿着拖鞋,头发有点凌乱,手上拿着手机和一大串钥匙,手机摄像头附近磕碰得已经开裂了。“90后”男生黎星坐在记者对面,就像是一名今天没课的大学生在跟朋友聊天,亲切而平和。
实际上,黎星是业界公认的当代中国优秀的青年舞蹈家之一,舞剧舞台上闪亮的男一号,国内外舞蹈比赛多项大奖的获得者。他主演的作品《沙湾往事》《天路》连续两届获得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从出道至今一共拿过多少奖,黎星自己也记不太清了。“其实,与奖项相比,我更在乎的是多年以来,能够每年坚守剧场演出100多场,这是令一名舞者骄傲的生命状态。”黎星说,“尤其是在一周内演出两三部舞剧,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转换的感觉非常美妙。”
黎星演过很多舞剧,但在写简历时,他总是习惯在“演出作品”里把《沙湾往事》排在第一个,这部与他的好朋友、编导周莉亚和韩真合作的舞剧对黎星来说意义非凡,他把自己装进了角色何柳年之中,为何柳年的每一个戏剧行动、每一次情感起伏设计了潜台词,与角色同喜同悲。即便已经演了100多场,黎星依然保持着对角色的新鲜感和热情,舞台上每一次痛哭或嘶吼,依然全情投入。“我排练的时候,特别需要情感投入的戏份常常一带而过,为的是把最饱满的状态留给正式演出。”为了练就近乎职业演奏员的击鼓技艺,黎星的双手被磨得伤痕累累。
与演绎何柳年时的精心设计相比,黎星认为,饰演《天路》中的卢天,最好的设计就是不设计。“卢天就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在我自己身上可能发生的事,在他身上都可能发生。投身于青藏铁路的建设,卢天的伟大恰恰在于他的平凡。”黎星说。
黎星喜欢深入思考他饰演的每一个人物,这种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究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在中国,会跳舞、技术好的舞者数不胜数,但会演戏、驾驭得好舞剧的舞者则不那么多见。黎星强大的戏剧表现力,与这份好奇与探究密切相关。在他看来,深刻观照外部世界、戏剧人物是必需的,但这还不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也至关重要。“演员当然应该有能力在舞台上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但要想散发个人魅力,就一定要找到角色与自身相通相融的地方。”黎星说,“如果何柳年、卢天感动了你,要知道,他们其实都是黎星。”
阅读、看电影、听音乐、看画展、到世界各地看风景,黎星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充实自己。“各种艺术形式的好作品都有助于提升审美的趣味和品位,我认为审美对艺术家来说极为珍贵。”黎星说,对他的舞蹈有直接启发的是音乐,当听到一段喜欢的音乐时,他的头脑中往往会出现一个画面,抽象的旋律很快具象化、形式化,进而联想到舞台空间中的点滴。
形式感之于黎星,就是这样奇妙。“我喜欢运动鞋,于是就在家里打了个一人高的鞋架,把它们摆得整整齐齐。生活中的形式感,也是我所在乎的。”他说。黎星家里另一类有趣的东西是各种花花草草。“从它们的生长中,我感到强烈的生命力,与我在舞台上的挥洒相通。”倘若哪一盆“寿终正寝”,黎星倒也不会特别伤心——一个生命轮回的自然终结,春泥护花,并不需要伤心。
交谈时,从黎星的语气中感受到他罕见的激动,是谈及他自己策划、导演并主演的舞蹈剧场《大饭店》。“在其他作品中,我在以我的方式完成由编导设计好的人物和故事,这次,我想为自己的梦想买单,我觉得这事儿挺让我骄傲的。”黎星说。
《大饭店》中不仅集聚了优秀的舞者,还邀请了舞台设计种田阳平、灯光设计汤姆·维森、音乐设计刘彤、平面设计黄海……豪华的主创阵容,几乎花掉了黎星所有的积蓄。在打造《大饭店》的过程中,黎星拿出他对待艺术一贯的一丝不苟。当曾为电影《让子弹飞》《影》等设计海报的设计师黄海将第一稿海报交给黎星时,遭到全盘否定,一个元素也不留。“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一部好作品,必须所有人形成合力。”黎星说。
“看到《大饭店》立在舞台上,我觉得这些投入是特别值得的。”事实正如此,《大饭店》在北京演出两场,一票难求,它的影响突破了舞蹈圈,戏剧、影视等行业的名家和许多热心观众都对《大饭店》赞不绝口。同时,还有一些人感到遗憾懊悔——他们没有抢到票。(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