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硬件条件也越来越好,当此,我们更应表现务实的、创新的时代精神!唯有厚积薄发、敢于追求、敢想敢拼,方能为国家、为民族、为时代担起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与重托!
我出生于1940年的北京。我目睹过梨园同仁们在旧社会里的艰难生存,梨园行的老先生们纵使有心也无能为力,只能以自己的一方舞台坚守着道德底线和艺术标准。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第一时间,党和政府就为梨园人士专门举办三期戏曲讲习班。这对于梨园行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家父尚小云听闻,第一时间就积极报名参加。负责讲习班授课的大都是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干部,他们不仅宣传党的执政思想和文艺政策,还真诚地和戏曲人交朋友。讲习班里,不仅是京剧,其他各剧种的名家都汇聚一堂,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加深感情,也大大提升了对新中国文艺政策的理解。这让经历过旧社会困苦的父亲,忽然间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世界,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演过的戏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父亲,大哥、二哥也参加了这个班。连着两期,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每次学习完回家,父亲和两位哥哥都会第一时间与家人、同行们分享。对新政府的政策虽有些懵懂,但看到身边发生的许多积极变化,大家都认为共产党是深得民心的,是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因此,大家对于新政府的戏曲政策也是积极拥护的。
受讲习班的影响,父亲那段时间看了许多来自延安解放区的演出和进步戏,并于1949年11月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尚小云剧团,紧随其后,排演的大戏《墨黛》也很快出炉。可以说,父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艺术主张和对党的文艺政策的支持,这让当时的戏曲界甚至文艺界都为之震撼。
《墨黛》改编自《北国佳人》,编剧是吴幻荪先生。与原作相比较,《墨黛》偏向于对自由婚姻的维护、对强迫婚姻的反抗。同时,这出戏更强调下层贫民自身对恶势力的抗击,墨黛、东方叟都是这样的典型,他们不倚仗权势,不攀附富贵,凭借个人的能力反抗压迫,打垮恶势力。当然,在艺术上,它仍然秉承尚派戏情节紧凑动人、唱做繁重紧张的特点。
公演后,《墨黛》受到广泛赞许,在北京连续演出三十九场,卖座始终不衰。戏曲界同行更是由衷地感叹:“尚先生跑到我们前头去了。”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家父率先创排出符合新形势的新戏,也包括他对舞台上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的改革。比如,他取消检场、饮场。在对舞台装置的改革方面,废除沿用已久的“守旧”,使用新式大幕,同时在舞台一侧隔以薄纱,将乐队与舞台隔开,伴奏人员透过薄纱可以看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而观众却看不见乐队,避免干扰。
凡此种种,父亲对戏改工作是积极支持、热烈响应的,这不是迎合形势的跟风,而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是他多年以来舞台艺术实践积累而成的切实感受。那个年代,大家都经历着社会的巨变、行业的变动,从“唱戏的”成为文艺工作者、人民艺术家,这不仅是称谓的变化,更是心理认同的改变,这是从未有过的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与亲切感。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深远。生活上,他是慈父,是位温暖的家人;艺术上,他则认真、严肃、苛刻。如今看来,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怀和爱呢?既然入了这行,学习与创作就不能容得一丝马虎、一点儿戏。不吃苦、不受累、不经历伤痛磨砺,又怎能出得了好戏、对得起那方舞台和戏迷的喜爱呢?几十年风雨,正因有这些信念的传承与支撑,正因为有父亲和长辈们的榜样和高度,才有后来从严冬到酷暑反复打磨的《曹操与杨修》,才有历经十几稿甚至几十稿义无反顾的坚持和决心,才有一个团队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也才有来源于传统却不囿于传统的那些成绩。
上世纪五十年代,文艺发展蒸蒸日上,流派纷呈,大师云集,童年的我有幸看过许多好戏,也见过许多大家的风采,正是从那时起,我明白了积淀、传统与创新的重要,这些理念就像一颗颗种子似的刻在心中,也成为我毕生的创作追求。
我是个戏曲老兵,是“准八〇后”了,转眼间,新中国即将迎来七十华诞。整整七十年,我们感受着这片伟大土地的沧桑巨变,也经历着这方舞台的变化与发展。我要感恩这个时代。政策、平台和机遇始终呵护着每一位敢想敢干的文艺工作者。如今的国家,经济越来越繁荣,工作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当此,我们更应表现务实的、创新的时代精神!唯有厚积薄发、敢于追求、敢想敢拼,方能为国家、为民族、为时代担起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与重托!
(作者为京剧表演艺术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