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义务放了一辈子电影的周跃武;23年独居深山守护文物的冯开平;把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张水林;23年坚持义务演出宣传党的政策的秦全保夫妻;10年翻越200个山头寻找抗日烈士遗骸的郭海波……不久前,经群众投票选出的“感动长治”2018年度人物亮相该活动颁奖典礼,分享了他们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将宣传“好人文化”、培育“长治好人”群体、打造“好人城市”品牌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当地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52人,山西省道德典型97人,市级以上道德典型2万余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如今,走在长治街头,随处可见“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长治好人、打造好人城市”的标语和公益广告。仅2018年,长治就组织开展了“身边的榜样——长治好人”“最美教师”“最美残疾人”“新时代好少年”“当代乡贤”“百名道德楷模基层巡讲”等学习宣传、评选表彰活动。“‘长治好人’已成为长治百姓的精神坐标。”长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刘琳说,“只有群众广泛、充分参与评选出的‘好人’,才能被认可、叫得响、推得开,才能感染大家学‘好人’、做‘好人’。”
在长治,好人评选从群众中选出、从基层做起,立足社区、企业、乡镇等基层单位,广泛发动群众,采取自荐与他荐相结合的海选直推方式进行,每月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近年来参与评选的群众累计达180万人次,很多普通人闪光的瞬间被路人用手机记录下来、传播开来,为更多人所知。
“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除了挖掘,我们还特别注重把这些凡人善举搬上舞台、写进书本、登上报刊,力求让他们的精神与品质融入我们的社会与生活。”长治市文明办副主任郭卫平说,长治市在新闻媒体开设《长治好人》栏目,开办《长治好人故事会》节目;以“好人”事迹为题材创作编排了上党梆子《一撇一捺》、上党落子《第一书记》、襄垣秧歌剧《山村女支书》、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千场特色文艺演出进社区、进村镇活动,每年演出300余场;编印出版“长治好人”系列丛书,推出了《山村警察》《一个医生的故事》《志愿反扒队》等一批反映道德楷模事迹的影视剧、广播剧等;在社区设立“好人墙”、举办“好人”演讲比赛等。这些举措,让“长治好人”以及他们的品质和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连续3届担任“感动长治”人物颁奖典礼晚会总导演的沈钢林对此深有感触:“前两届的‘感动长治’人物多是一些企业家、成功人士和知识分子,而这一届涌现出的感人事迹都来自普通老百姓,这说明在不间断的、多渠道的文明宣传中,‘长治好人’的影响力已下沉到基层,感染了更多的人。”
数据显示,长治有44万名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位列山西第一。长治市有4个全国文明乡镇、18个全国文明村。
为了使“长治好人”和道德楷模评选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群众化、长期化轨道,长治市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评选活动组委会,设立了“长治好人”和道德楷模评选工作办公室;建立并完善了社会推荐、评委讨论、媒体公示、群众评议、部门把关、党委审核、开会表彰、宣传推广等一系列选树“长治好人”和道德楷模的制度规范。与此同时,长治市每年还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长治好人”的宣传、表彰和奖励。近日,长治市委、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分别奖励每位2018年“感动长治”人物和团队5万元。
以“好人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新风已经融入长治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每一个领域,也为长治带来了改变。资料显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促进了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文明创建没有尽头,文明建设永远是长治的追求。”(杨渊 郭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