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平山镇七新村,父亲的家乡。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窦琪琪(12岁)/摄
2月7日,江西省丰城市隍城镇斜溪村青塘组22号,父亲的家乡。在城与乡之间有着一道割舍不去的亲情,同时也有着一份陌生。杨述鹏(11岁)/摄
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平山镇七新村,父亲的家乡。祭祖,是中国年俗里最有仪式感的家庭活动。窦琪琪(12岁)/摄
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大塘镇寨东村新乐屯,父亲的家乡。莫松松(11岁)/摄
2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冠头岭。唐梦祈(7岁)/摄
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滩底村河村屯,妈妈的家乡。陈慧怡(7岁)/摄
今年春节期间,广西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学的随迁子女学生跟着父母回到老家,用相机拍下了他们眼中的故乡、风俗与亲情。
广西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012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这所学校开展了“摄影曙光”公益项目,从此,摄影在这所打工子弟学校扎下了根。
这些学生的父母,大都是多年前来到柳州打拼的,后来逐步在这里落户安家。外来务工人员身上,总有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过年时会带着孩子回老家。这些根在农村的城里娃,每逢过年便从城市回到乡村,如同候鸟迁徙一般。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