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球网报道,在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延边市等多个城市,都出现了水滴互助会员自发宣传网络互助的身影。
最好的用户体验,就是“我为你代言”。这种用户代言的“自发宣传”,不仅有助于网络互助的普及,也让人们看到会员对水滴互助的信任和认可。
对于网络互助行业来讲,这种信任和认可非常可贵。2017年我国健康险的市场渗透率仅为9.1%,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用户不了解、不信任、嫌价高,这成为健康险渗透的阻碍。网络互助的兴起为用户提供了低门槛、高性价的健康保障,但这几年同样面临着“不了解”和“不信任”的挑战。
从上述报道中可以看出,水滴互助会员的自发宣传,说明在水滴互助等国内网络互助平台的努力下,这种保障形式的“特有魅力”开始不断被外界认可。
“自发宣传”的朴素动机:让更多人大病有保障
这些水滴互助社会员“自发宣传”的动机很朴素:他们加入网络互助获得了大病医疗保障,体验很好,希望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也了解网络互助,大病有所保障。
在此之前,面临大病重病,很多人往往束手无策。这种曾经的无助感,也让他们非常渴望寻求到更多的同类,来倾诉和交流。
在网络互助出现之前,针对大病重病,只有社保和商业保险两种保障形式。我国虽然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社保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截至2018年末已超过13亿,但社保医疗保险的给付水平较低,无法解决大病重病导致的巨额医疗费用问题。与此同时,能提供高额赔付的商业保险,价格相对较高,并非每个人都负担得起。
负担不起商业保险的人,多是处于社会中低收入的“夹心层”。“夹心层”人群一旦不幸遇到大病重病,就会迅速陷入困境:平均几十万起的治疗费用,已远远超过社保的保障范围,最后结果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6%。
在网络互助出现以后,“夹心层”人群每年只需分摊几十元,即可给自己和家人一份最高达30万互助金的大病保障。这种新的保障形式,弥补了社保和商保之间的空白地带,为“夹心层”人群带来了希望,减轻了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压力,也有效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国家扶贫工作做出贡献。
不难理解,社保和商保之间长期存在的空白,有无保障前后的鲜明对比,大大激发了这些“夹心层”人群自发宣传网络互助的意愿。
自发宣传为何出现在水滴互助?
在众多的网络互助平台里,只有水滴互助的会员进行了自发宣传,这和水滴互助三年来在会员服务上的深耕细作分不开。这种深耕细作,同时加深了会员对行业和平台可靠、完善的“好印象”。
网络互助经历了三个阶段: 2016年到2018年,是1.0阶段,行业刚刚萌芽初探,监管开始去芜存菁,最后剩者为王。从2018年开始,进入2.0阶段,行业开始隐性洗牌,最终形成头部平台和巨头共治并存的行业局面。到了2019年,3.0阶段开启,平台间的竞争回归服务本质,深耕细作开始变得很重要。
水滴互助有超过70%的用户分布在“下沉市场”,三年多在“下沉市场”的深耕,让水滴互助能更深入把握会员的真实需求,从而更精准地提供服务,最终引领3.0阶段行业的发展。
比如,水滴互助除了向会员提供癌症、轻症和意外保障,还提供癌友服务:建立受助人社群,科普癌症知识,组织专家讲座、义诊,介绍名医,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公示查询专员和医疗服务专员,随时提供客服服务和医疗服务。
再如,为了让会员在“经济上共御风险”的基础上,也能“精神上抱团取暖”,水滴互助自2019年3月起试运营了水滴互助社,组织会员去医院探访受助者,同时协助会员组织各种自发的交流宣传活动。如今,水滴互助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30个城市互助社,已经吸引了2400多名会员代表,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今,水滴互助的会员数已经超过了8000万,这样大的用户量,让会员每次分摊金额趋于稳定,为新加入者带来安心。帮助将近5000个家庭获得了超6.5亿互助金的成绩,也让更多的会员感觉到身处“大家庭”的踏实,更愿意自发地为水滴互助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