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段玉平来到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第33个月,此时的他,身穿不起眼的灰色外套,皮肤有些黑,略带紫色的嘴唇尤其显眼,这是长期缺氧、血红细胞增多的症状。越仔细看他,越觉得他与身后干旱、贫瘠的高原毫无违和地交融在一起,也就越无法相信,他原本来自山明水秀的江苏。
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发出了《关于学习段玉平同志先进事迹的决定》,同时中国移动第二届“最美移动人”评选结果公示,段玉平也在其中。自2016年7月以来,时任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副总经理的段玉平响应国家号召,担任阿里地区行署副秘书长,改则县委常委、副县长。谈起改则县,段玉平难掩深情,“虽然援藏只有三年时间,但我与改则却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雪域菜农”:他在4700米高原种出绿叶菜
段玉平是带着干实事的决心到改则去的。出发前,他对西藏有过无数设想,可现实条件的恶劣,还是超出想象。改则县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冬季长达8个月,有记录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多度,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0%,是国家深度连片贫困地区。
刚入藏,高原反应折磨得他吃不好、睡不好。待身体刚刚适应,段玉平立即下乡进村、入户调研。有次走访,他发现内地餐桌上常见的绿叶菜,在改则县却是“奢侈品”。改则县离拉萨1100多公里,蔬菜都是从内地经拉萨转运到县里。冬季常常大雪封山封路,运菜车半个月都进不来,很多人只能吃土豆、洋葱等根茎类蔬菜。
段玉平决定,利用中国移动的援藏资金,启动蔬菜大棚建设。所有人都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改则土地全是沙土和冻土,下的雨、浇的水都留不住,完全不适合植被生长。改则县旅发委主任张亮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段县长要带领大家种蔬菜,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但是他做到了”。改则县环保局局长扎西达瓦说,“段县长教会我们好的工作方法,感觉工作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了”。
视察蔬菜大棚
工作十几年,段玉平做事自有一套方法,他习惯将大的目标拆解成小的任务,然后再逐项攻破。为了解决土壤问题,段玉平带领项目团队先挖掉约一米五深的冻土,打上水泥桩子,再从八百多公里外的日喀则运回上千立方的土,加上河里的泥巴和当地的羊粪,填入挖好的坑中,初步形成适合植被的土壤环境。
然后开始解决棚内温度问题,因改则的年平均气温为-0.2℃,且昼夜温差很大,大棚使用两层塑料膜后,还需加盖特制的棉被才行。棘手的是,极度缺电的改则甚至没有足够的电力支撑电动机来鼓风铺盖棉被。2017年年底,所有问题终于解决,蔬菜试种开始了。总共历经近7个月时间,第一批芹菜、西葫芦等蔬菜终于顺利出棚,段玉平激动地彻夜难眠。后来,白菜、香菜、菠菜、茼蒿等棚产蔬菜陆续端上了改则群众的餐桌,如今县里的平均菜价下降了20%。之后,中国移动还继续投入资金和人力,在现有9个棚的基础上,再建20个大棚,总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基本满足全县人口的蔬菜需求。
“倔强县长”:奔波千里帮建革命纪念馆
由于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改则县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不能开发。长远发展靠什么?这是未到改则时,段玉平最关心的问题。
到达的当月,段玉平去参观先遣连革命遗址,得知一段英雄历史——1950年,由136名官兵组成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出发,翻越昆仑山,到达今改则县先遣乡原所在地“扎麻芒堡”,将五星红旗插到藏北高原。由于高原反应和补给中断,先后有63名官兵壮烈牺牲。一身热血的段玉平听了,很想将这段历史以具象的形式留下来。刚好他分管县里的旅游,便想结合红色旅游的主题来做规划,也能解决改则的长远发展问题。
但是,找到当年的人、搜集到相关历史资料都非易事,倔强的段玉平却不肯放弃,一直坚持打听。终于在一年后,他得知还有一名叫王兴才的战士健在,但不知具体在什么地方。为此,段玉平多次辗转打听,拜访了许多部门,最终核实到这名战士正在喀什。
段玉平当即带人飞往当地,对英雄进行慰问和采访,随后又到相关部门拜访,收获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未公开过的宝贵照片,并获得50万元拨款,帮助建设改则县先遣连革命纪念馆。
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段玉平还依靠在江苏工作时积累的资源,将改则与内地相连。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段玉平很快帮助建立了改则县旅游公司,对县里的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市场化开发。尤其是他联系连云港市慈善总会,成立了“连云港市慈善总会中国移动援藏基金”,通过募集资金在改则县成立了“特色产品商店”,集中展销羊毛衫、围巾以及麻米藏香等土特产品,月营业额最高时达到30多万元。
“暖心阿爸”:把捐赠送到每个孩子手中
扶贫先扶“智”和“志”,段玉平对此深感认同。虽然不分管教育,但他从来没有放下过学校和孩子,在段玉平心里,这些才是贫困地区的希望,是真正的“长远”。
为此,段玉平刚一上任就走遍了全县九所中小学校,发现3750名中小学生中30%以上来自贫困家庭。摸清贫困学生情况之后,段玉平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发动内地的亲朋好友,尤其是那些在江苏的老同事、老朋友,对这些贫困学子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有一次,段玉平在街上看见正在捡纸箱回去烧火的其美卓玛。在了解她家庭十分困难、父亲出走之后,段玉平认她做了干女儿,帮助她生活和读书。卓玛没有辜负段爸爸的期望,最近一次考试,在普通班级近200个学生中排名第一。
在改则,几乎没有学生不认识他,这个县长往学生家里、学校跑得实在太勤了。每来一批物资,无论多远的乡镇,他都会亲自送到被捐赠的孩子家中。但是改则实在太大了,远的乡有200多公里,为了这项分管以外的工作,他前后跑烂了几双鞋。
给藏族女儿其美卓玛一家过中秋节
此前,看到学校的消毒柜和洗衣机,因为没有电而成了闲置的摆设,段玉平立即发动家乡的亲友和同事进行捐赠,很快,柴油发电机到位。他还先后联系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团委及连云港分公司团委等十多家单位,对口支援改则县,为学生捐赠衣物、运动器材、文具用品等物资;用江苏爱心企业的捐款设立“杰瑞励志奖学金”,勉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截至目前,共有140多名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超过320余人次,捐款达43万多元,捐物60多万元。
给先遣乡小学捐赠柴油发电机
“先锋党员”:援藏虽苦但心中有力量
抓民生、促经济、兴教育,段玉平以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改则县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这背后,是他对妻子和女儿的亏欠。
2019年春节后不久,段玉平休假结束回改则。出发前,女儿段一诺叮嘱他,“您要坚持,我和妈妈不会拖后腿”,然后就去上学了。现在,每天放学后自己去托管班吃饭、写作业、等妈妈,已经成为段一诺的日常,她习惯了爸爸不在的日子。
段玉平对此深感歉意,但是他说,总有一天,段一诺会明白爸爸。其实对于他自己而言,去改则何尝不是一个重大的决定?
段玉平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山村,家境贫寒,一路走来,受过身边人太多恩惠,上学时的阑尾炎手术、毕业时的学费欠款,都是同学凑钱帮他渡过了难关。在他心里,积攒着谢意,想等到能力所及时,回馈给需要的人。“这是一个回报的机会”,看到中组部发出的援藏干部选派通知,段玉平就决定去改则。
刚入藏时,艰苦的环境让一贯雷厉风行的段玉平“佛系”了起来,因为缺氧,连大声儿说话都使不上劲儿,开会爬四五层楼梯都要中途休息几分钟。时间久了,段玉平的记忆力衰退,视神经衰弱,左心房左心室肥大、三尖瓣血液回流……有人曾劝他,可以多申请回内地招商引资,顺便休息调整一段时间,省得在这儿受罪。但段玉平却认为,援藏时间有限,更应该抓紧时间干些实事。
在改则县第一个冬天,段玉平住在简陋的宿舍楼里。谁知楼顶的防水层被冻裂了,白天太阳一晒,楼顶积雪化成的雪水像瀑布一样顺着墙壁流进屋内。段玉平只能拿毛巾吸水,几分钟就要拧出一盆水倒掉,直到半夜气温降低将雪水冻住。第二天,他找来梯子,爬到楼顶,把积雪、冰块铲掉,才避免水淹宿舍。喝水、吃饭的困难也要克服,改则县的地下井水含重金属和矿物质严重超标,不能直接饮用,工作之余,段玉平还要抽出时间自己做一日三餐。
“越困难的时候越能淬炼党性,越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意志。”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改则呆的时间越长,段玉平就越明白那里的自然环境之恶劣,真正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2018年9月,因为水电站维修,县里连续停电16天,制氧机没法工作,缺氧让段玉平的身体感觉很不适。为保险起见,他交给同事一把宿舍的钥匙,拜托他每隔几小时就给自己打个电话,以防万一。经历过内心最惶恐的16天,段玉平说:“将来再回移动公司,工作压力再大,也没有过不去的坎了。”
三年改则行,段玉平一直秉持踏实肯干的朴实作风。他说,“要记得自己是百姓出身,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与承诺,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就要有担当和作为”。他对党的赤胆忠诚、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化成了援藏的涓涓细流,滋养着这片神圣的土地,也带动了更多中国移动人,无怨无悔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到糌粑加工厂检查
“我和改则不会断了联系。”三年援藏即将结束,段玉平与西藏的情缘还会延续。无论未来身处何地,海拔4700米的改则,都将是他一生牵挂的地方。
(陈为国、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