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们普遍患上了“受迫害妄想症”。
前两天,看到了《IT时报》的一则报道。他们的记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干了一件事情:
“有读者投诉,嘴里念叨什么,外卖App就推荐什么。记者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对安卓手机、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上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进行多轮测试。从测试情况来看,在随后数分钟到数小时的时间里,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来个小剧场还原一下剧情:
“两个记者假装唠嗑。
A说:“最近嘴里淡出个鸟来了,想喝点三表奶茶。”
B说:“吼啊,三表奶茶一颗赛艇。”
一炷香的功夫,两人打开“饿了么”,在推荐商家首位赫然就看到了“三表奶茶”。
这就奇了怪了。
他们慌作一团,掀开沙发,并没有发现刘谦躲在那,董卿也不在。
“完蛋了,这些丧心病狂的 App 在偷听我们的说话,今次中国人再无隐私可言了!””
这报道发出之后,评论区立马变成了信访办。饿了么、美团、淘宝成为抱怨的重灾区。
“我早就发现了,有一次我和同事聊富贵竹,第二天就在淘宝上看到了推荐。”
“睡前给宝宝讲古埃及的故事,第二天淘宝就推送金字塔和木乃伊摆件的推送,吓死宝宝了。”
……
这些桩桩件件的事组成了大型奇幻现场。
我的遭遇就不一样了:“App 不管推荐什么吃的,我都特么的都想吃 !”
问题来了,是否如一些网友所言,App 在偷听他们的谈话呢?
首先,从逻辑上来讲,我觉得不可能。
咱就以“美团”为例。2018年的公开数据显示,他们的用户量已达4亿。“偷听”4亿用户的谈话,而且很多情况下就是“闲唠嗑”,有的没的说上一嘴,然后“美团”就给你来个会心一击,精准推送?
我感觉这要是郭德纲在台上说《满汉全席》,那么下面千八百个听众和于谦,回家打开“美团”或“饿了么”,首页推荐全得是: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晾肉,香肠,什锦苏盘。
你用脚趾头想想,这事可能吗?
咱们再说这“成本问题”。偷听那么多用户的谈话,精准抓取到涉及“食物类”的词语,然后再进行语义分析、词法分析,还得排除噪音、方言的干扰,然后再进行云端对比,最后给数亿用户回传推送结果,这得要多少机器,多大的资源消耗?费这么大力气就为换你一句:“我屮艸芔茻”?
你别说“美团”、“饿了么”他们没必要花这钱,我都怀疑他们有那实力做到精准吗?有上述我说的那技术,也别干外卖了,直接转行投入到火热的“人工智能”行业。
那有人就要抬杠了,表哥你就说吧,给我一个明明白白的、方方面面的解释,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表哥所知也有限,随便说说。
我觉得,大数据时代,基于你的浏览习惯、消费习惯、停留时长、地理位置、点赞及评论等平台掌握的信息,完全可以给你出具一则画像,你的口味、爱好什么的,机器有能力做到比你妈还懂你。那么他们做出的推荐,和你某一天聊天中透露的商品信息对应上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说到“三表奶茶”那个例子,你以为你是随口说那么一嘴,实际上“三表奶茶”作为知名奶茶的“高曝光率”以及用户提及率,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给你心理暗示,App运营方更懂市场策略了,他推荐网红奶茶,撞上你当下的需求,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再说“古埃及”那事。你给孩子讲故事,你不是开宗立派啊,讲的也是千家万户都会讲到的“故事门类”。你作为一个家长,肯定没少在“淘宝”上买儿童用品,你的行为习惯大数据已经记录,“古埃及周边玩具”有大概率的机会推送到你手机上,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算法关联”了。
联想到,之前用很多网友说某出行 App 杀熟,他们就没考虑过每分钟路况都在发生着变化,“预估价格”都是动态调整的,是你预计需要付多少钱的一个参考,并非实际付的钱,人家那么大企业真没必要在这上费脑子多赚你那块儿八毛的。
所以说啊,搞笑的是,互联网大企业有一万种方法从你身上赚钱,你却认为他们会采用“偷听”、“杀熟”,这些“高风险、高成本、高技术难度、低产出比”的手段。他们这么做还要面临的是:消协的调查、PR的风险、口碑的沦落以及沉重的法律后果。
“阴谋论”更有市场,这种典型的“受迫害妄想症”也会随着机器学习能力的日渐提升变得越来越严重,机器越懂你,你越恐慌。大数据懂你的程度超过你懂大数据,“受迫害妄想症”就可以归因为个体认知能力的不足。
当然,我不否认,用户隐私会遭到某些企业的侵犯,我们有时候也会毫无保留的让渡出自己的隐私,缺乏对自我的保护,
在《IT时报》的那则报道中,提到了一个例子:
燃玉在没有打开应用的情况下,他大声说想吃披萨,随后才打开了支付宝里的饿了么应用,在推荐位首页中出现了一家披萨店,“这家店的披萨我曾经点过,但也应该是半个月前。”
哎,它真没偷听你,大数据只是像个妈妈一样:“闺女啊,你还想吃那家披萨吗?”
思考题:你认为你被 App 偷听过吗?